這樣一來,武道宗師行走天下,就可以排除門戶之見,把天賦異稟之輩一網打盡,送到武院等待名師擇優錄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東郭先生說道:“童師行走天下,想必也知道屬性契合的弟子乃是鳳毛麟角,極其稀少。可是那些被你放棄的孩子中間,肯定有適合其他修煉方向的璞玉。”
童淵聞言,覺得東郭先生的建議依舊沒有觸及振興武道的核心。他認為武院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凝聚武道傳承的聖地。按照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只有集結了大量武道宗師,把這裡打造成培養武道精英的搖籃,從而吸引天下武者自主朝聖。
童淵立即向隱世武林下達了招賢令,並向趙王劉正尋求幫助,拉到了第一筆贊助資源。
由於三位武道宗師的號召力,武院很快就擁有了強大的師資力量和傳承武閣。
只是如何讓天下武者主動前往武院,童淵乾脆放大招,向隱世武林承諾提供歷練機緣,使得武院擁有基礎弟子。緊接著就是向趙王劉正申請合作計劃,推薦武者從軍歷練。
劉正趁機提出部分優質將領進入武院輪訓,童淵不假思索就答應了,只不過這種輪訓需要軍部提供經費。
武院步入正軌,可是擔當傳承核心的優秀弟子僅有趙雲一人,實在是難以扛鼎獨行。
童淵倒是有心召回趙雲,可是身為東侯的他坐鎮一方,司馬府又蠢蠢欲動,實在是抽不開身。
就在這個時候,東郭先生求見劉正,提交了一份科舉取士的計劃。童淵頓時眼前一亮,乾脆向劉正申請,複製文院的計劃,武開科舉,收錄天下人傑。
劉正來著一隻羊是趕,兩隻羊也是趕的態度,不僅同意了童淵的請求,並現場複製計劃。
童淵得到了趙王秘書處的全力配合,很快就敲定了武開科舉的章程。
東郭先生問道:“文科取士事關重大,武開科舉是否會沖淡這場文學盛宴的影響力?”
劉正笑道:“不必擔心,文院雖深入人心,可是千里迢迢趕赴太行古城,沿途風景各異,吉凶難料。若有武者同行,安全保障便有了,咱們還可以趁機考察一下考生的人品,一舉多得呀!”
劉正把文武科舉的試行方案當即用印,並命人送到內閣頒行天下。
軒轅無雙問道:“武科取士倉促成行,各地並沒有配置考場,又該如何安排?”
劉正指示說:“各地駐軍校場,可以改為武科考場。至於駐軍營地的新選址,便由軍部統籌安排。”
內閣將文武科舉的旨意頒行天下,使得這場浩浩蕩蕩的文武盛宴拉開了帷幕。
軒轅無雙認為當前的郡縣劃分過於混亂,不利於文武取士的統籌安排,遂提出了鼎開九州的行政方案。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