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看完草案,忍不住的問道:“為什麼在封侯結算的資料稽核中並沒有限制時間跨度?”
軒轅無雙嘆道:“政令的好壞,絕非一朝一夕可以識別。想必大王也清楚,有的政策短期效應不錯,卻容易壞了根基,導致後續治政問題多多,不利於追責。”
劉正說道:“文人封侯,若是沒有明確的時間跨度,就會流於形式。我覺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說法就很不錯。乾脆以政令在執行者任期內的效果為依據進行評審,達標者便可封侯。”
軒轅無雙爭辯說:“萬一有人為了政績胡作非為,文人封侯就難有含金量了。”
劉正對於軒轅無雙的顧慮,倒也提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他認為政績工程雖說流於表面,可是其中的積極意義絕對不能忽略。完全可以按照規則進行封侯,至於政令造成的後遺症,完全可以在新一輪的封侯稽核中納入參考範圍。
也就是說文人封侯和軍功封侯不一樣。文人封侯必須要有一定的追溯期,才能有效的避免因急功近利而導致的地方產業體系永久受損,地方生存環境受到不可逆轉的傷害。
經過三個月的評選,內閣終於評選出了第一批文官體系的開府神侯,總共有三名。
寧侯田雨,其主要功績就是主導田府改制,並且推動北俱蘆洲本土勢力積極擁護趙國的擴張安置新政策。事實證明,該政策對於趙國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仙境系統推出文人封侯結算之後,田雨的功勞也在河西郡等地生根發芽,並且快速的進入了收割階段。
田雨僅憑本土勢力遷徙安置政策,就在新納入政務統籌的區域收割了100萬功勳分。按照文人封侯新規則,受封一級勳轉侯。文人封侯共計五級:一級勳轉侯,二級鎮平侯,三級開府侯,四級奉公侯和五級享國侯。
緊接著就是主持太行書院天罡練帥的東郭先生,由於培養了開府神侯朱雀,拿到了仙境系統特別獎勵1000萬功勳分。按照規則為二級鎮平侯。鑑於其教書育人的特殊屬性,故而佩文侯印,世稱文侯。
至於第三位,便是軍轉政的路仁,鐵肩擔道義,板蕩識忠臣。其功勞有三:一是主動帶軍投效;二是孤城義膽千秋;三為建設河西十二城,為趙國的新式理念打造了樣板工程。麾下躺平建設兵團40萬人馬,為各行各業提供了無數鼻祖級別的人才。
路仁雖為軍部編制在冊的武將,可是躺平建設兵團橫空出世,其治政屬性佔優。故而仙境系統在進行結算分類的時候,將其列為偏文重武的第三類。
由於封侯規則的限制,路仁的軍功數量無法滿足開府神侯的基礎條件。仙境系統判定其無法繼續賺取軍功,遂按照屬性偏差套用文人封侯規則。
軍功系統經過結算評估,核定路仁擁有1億功勳分,按照規則,授三級開府侯。由於躺平建設兵團最引以為傲的成就是建設河西十二城,遂令其佩安居侯大印,世稱安居侯。
這樣一來,以路仁的成就作為參考標準,軍功封侯的含金量略大於文人封侯。武將的封侯優勢並沒有完全消失,故而沒有人故意阻礙文人前程。
文人集團一口氣擁有兩名根正苗紅的侯爺,以及路仁這個半文半武的開府侯,這就標誌著文人封侯的政策獲得了趙國上下的一致認可。對於文人來說,這一刻具有劃時代意義,文人的是非功過,從此走上了量化結算的新時代。
文人封侯成功實踐,劉正安撫內閣的策略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調和了文武矛盾,令雙方重新進入了蜜月期。
劉正安撫完內閣之後,就開始全力以赴的籌備第二個開府神侯的相關配置。
一個月之後,壺關的有功將士全員抵達河西城,劉正在閱兵式上公開犒賞三軍。
封趙雲為東侯,開府坐鎮河西郡,其麾下有三名掛印神帥:雲嵐,李業和李橋。
由於趙軍出現雙雄並立的局面,劉正便對兩大開府神侯的編制進行微調。
南侯朱雀的主力編制為南軍,其麾下的三大掛印神帥為袁濤,公孫璧和林虎。
三人俱是在攻略河西郡期間立功的本土勢力,不僅印證了趙國的擴張政策童叟無欺,還激發了本土勢力投軍參戰的熱情。
南軍編制和東軍一樣,都是擁有50萬人馬的主戰軍團。
朱雀和趙雲皆屬開府神侯,距離州侯尚有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