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的點評,並沒有讓隨行的朱雀和敖嬌信服。
朱雀堅持認為李固是不折不扣的道德凱模,必須要重點推介。
可是紮根九華鎮的鄭平,態度卻截然相反。民生問題無小事,李石雖有瑕疵,卻有能力為地方貢獻微薄之力。李固倒是完美人設,然而爛泥扶不上牆。
安置區百姓都有了自己的新房,唯有李固一家依舊處於赤貧狀態,根本就看不到希望。
家運艱難,讓一直拼命努力的李執心態炸了。特別是那些不如他努力的人,都已經走上了幸福的康莊大道。這就讓李執徹底的放棄了自省,轉而認定是天道不公,九華鎮不公,安置區負責人不公。
李執從來都沒有想過,他的悲劇,很大程度上是李固造成的。
李固獲得了完美人設,可是付出代價的卻是李執。
然而李執堅持認定他的一家沒有任何的錯誤。至於為什麼不能擺脫貧困,肯定是被相關負責人貪墨了。
趁著考察組進駐安置區,李執實名舉報,說安置區負責人疑似貪汙腐敗。
舉報信送到劉正面前的時候,鄭平恰好在彙報安置區百姓搬遷工作的成果。
劉正看完之後,把舉報信遞了過去。待到鄭平看完之後,才低聲的問道:“你認為這件事情該如何處置?”
鄭平嘆了口氣,鬱悶的說道:“百姓問題無小事,得查個水落石出給舉報者一個交代。”
鄭平對於安置區負責人的執行力還是很滿意的,特別是工作成果展,更是讓整個九華鎮全體官員獲得了頗多的讚譽。整個考察組都對一線負責人讚譽有加,甚至號召各級官員學習效仿。
可是李執的舉報信一出,鄭平就不得不啟動調查程式,對安置區負責人進行約談。
調查組進駐安置區,對安置百姓有功的一線負責人展開調查,這不僅讓官場認定鄭平卸磨殺驢,還讓那些受到恩惠的百姓誤以為九華鎮官場容不下為他們謀利益的優秀官員。
各種口誅筆伐加諸於鄭平,把鄭氏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然而鄭平沒得選擇,李執的舉報信,把整個九華鎮架到火上烤,誰也別想著全身而退。
三天之後,調查組的工作終於完成了。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安置區的兩位負責人鄭遠和關靜,在協助百姓搬遷之後,在百姓家中吃了一頓過火飯,卻沒有按照人皇峰鐵律支付就餐費用。
調查報告送到鄭平手中的時候,他左右為難了。畢竟整個安置工作,鄭遠和關靜組合效率最高,功勞最大。九華鎮已經集體為兩人請功,相關資料已經送到了劉正手中。現在出了這樣的問題,那就是打了整個九華鎮官場的臉。
鄭平無法決斷,只得帶著報告去找劉正。
劉正看完之後,痛心疾首的說道:“規定就是規定,不能仗著功勞就得意忘形。”
鄭平提醒說:“鄭遠是鄭安的嫡子,若是因為一頓飯就毀了前程,這會讓以鄭安為首的九華鎮重建計劃支持者寒心。我懷疑李執的身後有中原大世界的影子,建議啟動特殊調查手段。”
劉正苦笑道:“不管李執是否存在問題,鄭遠和關靜的行為勉強的夠得上以權謀私。哪怕是一分錢的不當得利,也是對人皇峰法律的無視與踐踏。李執實名舉報,咱們於情於理都必須要給出交代,還不能和稀泥。”
鄭平建議說:“調查組進駐安置區並不是秘密,必須要給李執一個滿意的交代。鄭安為九華鎮的發展盡心盡責,咱們不能讓忠臣寒心,得保下鄭遠。”
劉正問道:“關靜的資料帶來了嗎?”
鄭平立即把關靜的資料以及在人皇峰的關係脈絡圖奉上。
劉正看完之後,忍不住的嘆息道:“可惜了!”
關靜是不折不扣的寒門子弟,也沒有過硬的靠山。這是廉政建設最合適的殺雞儆猴物件。處置起來不僅沒有風險,還會讓安置區的其他人幸運的喝上一口雞湯。
劉正決定用關靜給李執一個交代,卻又不打算讓鄭遠輕而易舉的脫身,於是就說道:“讓關靜扛下所有的罪名,鄭氏全身而退。然而咱們不能絕了寒門奮鬥的前景,必須要給她足夠的補償。”
鄭平嘆道:“關靜擔了罪名,就有了汙點,肯定沒有辦法當鄭遠的髮妻了。”
劉正斬釘截鐵的說道:“關靜頂包,不僅讓九華鎮擺脫困境,更是拯救了考察團,你通知鄭安,這個媒我替鄭遠保了。”
鄭平找到關靜,開門見山的說道:“鄭氏與人皇峰之間不能有裂痕存在,因而鄭遠不能有事。我希望你可以主動承擔罪責,鄭氏和人皇峰都會給你足夠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