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固泣道:“為什麼,兩年前,你們為了號召村民搬遷,不僅提供食宿,還有配套的一站式貼心服務。咱們只不過拖了一段時間而已,難道就不是九華鎮的百姓了嗎?”
鄭平嘆道:“你們遭遇不幸,我本人深表同情。遺憾的是搬遷計劃已經結束,我也沒有辦法。”
李固還想說什麼,可是卻什麼話也說不出口。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曾經有一份搬遷機會擺在大家的面前,固執的村民沒有珍惜。待到獸群肆虐的時候,才追悔莫及。
如今九華鎮已經不差人了,也沒有重啟搬遷計劃的需求。
鄭平同意給倖存者安排租房,至於分配住房的事情,已經不可能了。
李固苦苦哀求,鄭平才勉強的同意了免租3個月。
李固安頓下來之後,他的兩個兒子李執和李勤到附近的工地搬磚,工資日結,賺的錢倒也可以滿足一家四口過上正常的生活。
然而李固心心念念想要拜訪早已在九華鎮紮根的老友,居然強迫兩個兒子上交所有的工資。
李固把錢攏在手中之後,並沒有用於改善生活。至於一家四口的吃食,全憑李老太太每天撿點菜農丟棄的爛菜葉子熬粥。
兩個兒子上工地,乾的可是重活,李固安排的一日三餐,全是清湯寡水。
一開始的時候,倒也有同村人願意接濟,省下部分食物給兄弟二人充飢。可是大家都在溫飽線上掙扎,誰照顧了李執和李勤,誰就得餓肚子。漸漸的就沒有人願意接濟兄弟二人了。李固一家也成了同批次村民中的另類。
就這樣苦苦熬了一個月,李固手中有了一筆前所未有的鉅款。李老太太本以為當家的會拿積蓄貸款買房,怎料老頭子居然拿錢購置了所謂的高檔禮物,興致勃勃的前往老友的居所拜訪。
李固的老友作為第一批次搬遷出村的弄潮兒,再加上藉著回村招人的東風賺取了第一桶金。作為第一批富起來的人,他早就已經見慣了世面。
李固所謂的高檔禮物,在老友的眼中並沒有多少意義。兩人已經失去了共同的語言,尬聊一番之後,李固就告辭離開了。
回到家中,李固還沒有來得及從對老友羨慕嫉妒恨的狀態中回神,小兒子李勤就因為長期營養不良在工地上暈倒。
如此一來,李勤由於身體原因無法繼續幹活,一家人的生計全部落到了李執的肩膀上。
李固再也不敢砸鍋賣鐵拜訪老友了,李執的工資終於用到了維持生計方面。
生活的改善,使得李執終於可以完勝工地的重活。就連休養的李勤,身體條件也有所改善。
就在李固等人在安置區住了6個月的時候,人皇峰高層向九華鎮發出通知函,準備讓其他鎮的負責人前往考察,學習先進經驗。
鄭平為了迎接考察團的到來,特意讓鄭安負責對安置區百姓的居住條件改善事宜。
由於九華鎮的章程已經相對完善,鄭安也沒有辦法向之前那樣免費安排住房。
為了平衡各方利益,鄭安給了安置區百姓無息貸款購置新房的優惠計劃。
大部分安置區的百姓,都用打工的積蓄完成了新房的首付,還配合鄭氏達成了貸款償還協議。
唯有李固一家,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根本就沒有餘錢完成首付,再加上李執一人打工,卻要養活一家四口,還有李勤調養身體的醫藥費。這樣一來,讓李固一家貸款買房,根本就不現實。
鄭安也是第一次聽說李固一家的情況,雖然同情他們的遭遇,卻沒有辦法擅自更改安置區百姓貸款買房的計劃。
至於無力貸款買房的李固一家,鄭安以個人的名義替他們支付了3個月的房租。
大部分安置區百姓都在3天之內搬進了新房,唯有李固一家,依舊在安置區狹小的空間裡擠著。
劉正帶著考察團進駐九華鎮之後,馬不停蹄的帶著隊伍到安置區調研。
鄭安作為隨行人員,把安置區百姓的情況向眾人做了報告,特別是李固一家的情況,足足敘述了2個小時。
劉正聽完之後,忍不住的問身的各鎮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