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白起,恨不沙場死,留作今日羞。作為王牌自有尊嚴,他選擇了揮劍自刎。
好在劉正及時趕到,制止了蒙恬自毀長城的舉動。
商君和白起皆倖免於難,只是不再承擔坐鎮秦軍的任務。
劉正問道:“兩位主事,王牌閣的編制尚未齊全,龍國的勢力又在蒸蒸日上,你們為什麼還要用輕生的辦法來打擊龍國的國運呀?”
商君回答說:“城主,龍國當前大興,我等也是享譽天下。可是王牌閣的主事,在壯大國運的同時,也會分潤一部分供自身修煉所用。人都有走下坡路的時候,咱們已經過了巔峰時期,很快就會入不敷出了。咱們若是戀棧權位,新人就沒有辦法上位。一旦王牌閣變成了保守頑固的一潭死水,龍國的國運可就不妙了。”
劉正說道:“兩位不用擔心,作為城主,龍國的發展方向早就已經有了。王國之上,還有帝國。根據典籍記載,帝國的核心戰力,基本上都是以10萬王牌為一個編制單位。就拿洪荒大陸四大帝國來說,其中大漢帝國就有漢家將士30萬的說法。也就是說大漢帝國擁有編製成軍的王牌30萬,至於其他沒有編制的王牌,境界的不足限制了咱們的想象。”
商君聽了劉正的話,總算是放心了。
畢竟當前的龍國,王牌數量僅有13人。與所謂的漢家將士30萬相比,龍國的路還有很長很長,根本就不用擔心王牌閣的極限問題。
商君也不再擔心會擋別人的路了,反正沒有王國可以達到王牌閣的極限。
解決了商君和白起的思想問題之後,劉正不可避免的想起了王牌閣主事的待遇問題。
畢竟隨著王牌閣的壯大,人肯定會越來越多。新人加入王牌閣肯定會執行最新待遇標準,對於王牌閣奉事多年的元老人物,是不是需要水漲船高的提升待遇。
在研討會上,商君力排眾議,堅持實行王牌待遇恆定製度。至於為什麼要恆定,他解釋說:“王牌作為單位個體加入王牌閣,當然可以待遇面議。只不過議過之後,就不能再發生改變了。畢竟王牌閣要不斷的引進新人。倘若每引進一個新人都要提升老人的待遇,那麼誰也承擔不起。就拿咱們當前來說,倘若將所有的王牌都提升到李存孝的待遇標準,龍國就得崩潰了。這還只是13個主事的情況。若是王牌數量更多的話,估計就得內部先打死一部分,才能拿出足夠的資源分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正問道:“商君,這是不是對元老王牌不夠友好呀?”
商君解釋說:“城主,王牌閣的存在,其實就是一個身份象徵。倘若元老王牌認為應該水漲船高,那麼新入的王牌也有理由要求王牌閣補法從創閣之日起至今的待遇資源。畢竟元老王牌在享受王牌閣待遇的時候,新進王牌還在努力的潛修呢?憑什麼就只許元老王牌倚老賣老要求提升待遇,就不許新近的王牌也把修煉時間算進王牌閣的奉事期內呢?”
劉正說道:“其實咱們可以平衡一下嘛,畢竟元老王牌對龍國是功不可沒的。”
商君說道:“王牌閣針對每一位主事的功績,都會及時的按照當時的行情賞賜。至於基礎待遇,若是伴隨新進王牌同比增長,那王牌閣就無法支撐了。要知道每新進一名王牌,之前的那些人都會自動升格為元老。提升待遇,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王牌閣可以承擔引進一個李存孝的待遇資源,絕對沒有可能承擔13個李存孝級別的待遇水準。提升待遇,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針對整個王牌閣的大事。倘若水漲船高,標準就無法制定了。總不能王牌閣的每一次擴容,都要把待遇標準提升一截,到時候自己就把自己給拖垮了。我認為立功獎賞可以與時俱進,至於基礎待遇,那就只能依靠待遇面議的一議定終身。”
商君在大朝議上說的話,讓無數王牌恨之入骨,可是事後冷靜下來再仔細想想,也說得很有道理。
提升基礎待遇可不是針對單獨的個體,而是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總不能有人自認為自己的待遇就該漲,其他人的待遇就不能漲的區別對待吧?
既然要漲基礎待遇,那就得一視同仁的漲。絕對不可能出現誰都覺得自己應該就是那個例外?
對於龍國來說,基礎待遇就是每位王牌進入王牌閣之後設定的基礎價值。至於在基礎價值之上,就只能拿貢獻說話了。
若是有王牌認為基礎待遇偏低,那就可以選擇主動離開,過一段時間之後,再以新進王牌的身份重新議定待遇。當然了,選擇離開的人,就必須要承擔相應的被拒之門外的問題,還有就是價效比等一系列的問題。
最終,王牌閣的所有主事都認可了基礎待遇恆定的原則。至於立功受賞,那就是水漲船高的行情待遇了。
王牌閣不是養老院,立功受賞才是主流。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