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上臺之後說道:“我擬定的法連我自己都可以殺,而且人死法依舊。”
眾人皆不能對。
先說慎到,不管再怎麼借力打力,終究無法借自己的力,也就是說借來借去全都是別人的東西。當別人不肯借勢的時候,或者是周圍的鄰居一家獨大的時候,這樣的借力打力也就變成了一個笑話。
特別是魏姬憑藉著魏武卒先打得龍國的秦軍節節敗退,再把唐國的雲夢打成了一片白地,最後還在趙姬的家門口逗留了一陣子,掉頭又把齊姬揍得生活不能自理。
解除了後顧之憂,魏姬才讓新近收服的大將龐涓帶領魏武卒征伐韓姬。
慎到的借力打力成了擺設,自身的實力又不行。面對龐涓的進攻,所有的成果都化為烏有。
韓姬為了苟延殘喘,公開驅逐慎到以安魏姬的心,卻又秘密招回作為心腹養著,偶爾問計。
再說吳起,魏武卒練成之後殺出了赫赫威名。這讓一直穩坐釣魚臺的魏姬生出了忌憚之心。
魏姬為了解除隱患,直接用龐涓分走了吳起打造的勢。龐涓成功的上位之後,居然生出了兔死狐悲的情緒。面面魏國的政治環境,龐涓為了固勢,居然把左膀右臂一般的同門師兄孫臏逼走。
孫臏為了復仇,遠走齊國並心甘情願的充當影子,最終用兩場天下聞名的戰鬥解決了魏武卒。
龐涓退兵,魏姬卻本能的忘記了他南征北戰的貢獻,只記得損兵折將的屈辱。
更有甚者,魏姬還把孫臏出走齊國的過錯一股腦兒地推給了龐涓。兩人互相看不順眼,就只能分道揚鑣了。
吳起和龐涓的結局,使得魏姬的吸粉能力變成了負數。不僅其他地方的散人王牌不願意輔助,就連自家的散人王牌,也在四路奔走尋找值得輔佐的明君。
龍國商君由魏入秦輔佐秦軍東出,克河西,據河東,執安邑,懾大梁。
變法圖強,耕戰為憑,弱秦轉強。商君愣是以龍國一隅的實力,打得魏姬抱頭鼠竄。
趙姬覺得唇亡齒寒,拉上韓姬準備跟秦軍死磕。
然而在關鍵時刻,魏姬卻慫了。
商君直接找來援軍白起,大舉進攻韓姬的地盤。
韓姬自認為守不住,就打算舍地以求平安。
怎料趙姬卻心動了,以為不要錢的地盤不拿白不拿,於是就弄出了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故事。
白起可不願忍氣吞聲,直接帶著秦軍主力爭搶。
一番爭奪之後,秦軍的實力迅速的壯大,幾乎到了打破龍國五軍內部平衡的地步。
秦軍統帥蒙恬害怕引火燒身,就想著把商君和白起給滅了。
商君為了秦軍的大局,在蒙恬承諾遵守基本法要旨之後,就主動以身祭法。
白起也跟商君一樣,選擇了犧牲自己以成全秦軍。
在具體的處置上,商君為了警示後人,決心承受最殘酷的刑罰車裂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