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青弄懂其中的訣竅之後,順利的透過了第一關。
與此同時,在四象陣中繼續奮戰的劉正,看到了兵主令牌上的提示之後,忍不住的說道:“軍人不參與政治,絕對是正確的選擇。然而不懂政治的軍人,卻是做不了實事的人。軍人只有精通政治,才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
四象陣中,青龍控局,白虎銳利,朱雀燎原,玄武厚德。
李丹青的選擇,似乎讓劉正看到了不一樣的天空。
劉正以前一直堅持軍人就得純粹。可是面對李丹青那樣的形勢,不懂變通就會遺臭萬年。屠戮百姓的人,再多的軍功也掩蓋不了惡行。
四象陣的存在,其實就是幫助劉正從慈不掌兵和善待百姓中間尋找一個微妙的平衡點。
恃寵而驕,可是治軍的大敵。特別是愛兵如子的行為,更容易在關鍵時刻造成掣肘。
人的貪念可是永無止境的。獲得好處的人,肯定會想著獲得更多的利益,很多人甚至會選擇性的忘記付出與回報必須要對等的道理。
這樣一來,走後門的風氣就會越來越嚴重。盛情難卻,那些插隊的人即便是證明了實力,也註定會壞了規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家都比較推崇破格提拔。可是作為一方勢力,制度提拔才能作為主流標準。畢竟人都是有私心雜念的,一旦制度出現了漏洞,就會有人投機取巧。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破格提拔的主導者是人,今日可以提拔有用的人,他日就有可能任人唯親。長此以往,制度也就形同虛設了。
劉正其實很清楚,制度僵化的後果就是人才流失。可是制度崩潰的後果,那就是整個天下陷入動盪。
當破格提拔取代制度的那一天,所有的參與者都會為之付出生命的代價。
打破規則的人,若是有能力守護新規則也就罷了;倘若無能,就會讓更多的人失去約束。
四象陣的運轉,讓劉正漸漸地明白了規則的重要性。
李丹青的成功,卻是千千萬萬百姓的犧牲換取的。他重建了規則,埋葬了舊帝國。然而新帝國的人口卻不足原有的一成。
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只不過在劉正看來,李丹青的選擇,既有功,也有過。
保護百姓是功,放棄前線同袍是過。
劉正甚至有了拒絕與李丹青並肩作戰的念頭。
畢竟戰陣兇險,李丹青已有前科。若是他在關鍵時刻再來那麼一下,劉正也擔當不起。
劉正找到李雲,忍不住的談起了李丹青的問題。
李雲建議說:“李丹青那樣的人,只適合獨擋一面,根本就沒有辦法與其他人配合。若是非用不可的話,那就只能雪藏了。”
劉正說道:“雪藏不了,咱們需要學會在豬隊友坑人的絕境中保全有用之身。”
劉正終於想通了,豬隊友無處不在,躲是躲不開的。兵字營想要在新的戰場上發揮作用,就得學會被豬隊友坑而不死。
只有掌握了不被豬隊友坑死的方法,才有資格稱之為精銳。
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身死道消就是板上釘釘了。
四象陣的各種戰術,給劉正上了最生動的一課。
兵字營的實力,也在不斷的磨練中穩步提升。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