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青所效忠的國度,似乎遭遇了一場可怕的大災。他押運後勤輜重路過一個小鎮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就走露了訊息。直接導致附近的災民一窩蜂的湧向了小鎮,把列字營團團包圍。
負責守衛輜重的戰隊隊長蔡舒神色慌張的報告說:“統領,這災民越聚越多,如何處置還得早做決斷。”
李丹青嘆道:“飽漢不知餓漢飢,這些人都是帝國子民,不能慢待了。”
蔡舒說道:“糧草輜重事關前線大局,若是咱們這裡出了問題,恐怕就沒有辦法向前方將士交待了。”
李丹青想了很久,才說道:“災民雲集,糧草輜重算是運不走了。列字營若是堅持運糧,就得向災民揮動屠刀。我們都是當兵的,前方將士也是。我不會向百姓揮刀。”
蔡舒見李丹青有變,忙提醒說:“統領,若是前線斷糧,防線崩潰,帝國百姓就會陷入戰亂。到時候出現問題的可就不止一個小鎮,而是千千萬萬的百姓了。”
李丹青終於下定了決心,義無反顧地說道:“蔡舒隊長,兵者仁心。既然帝國沒有能力守護這些百姓,那就由我們列字營自己守。”
李丹青決定,將一半的糧草分發給百姓,並以小鎮為根基,拓展成一座城池。
不到十天時間,蔡舒就帶著列字營把小鎮周邊梳理了一遍,獲取的糧草輜重,不僅解決了饑荒問題,還鍛煉出了一支鐵血雄師。
前線沒有後勤輜重,果然崩盤了。
敵國大軍長驅直入,抵達了列城。
李丹青據城死守,百姓為了一線生機,也積極的參與防禦。
列字營靈活機動,把敵國大軍攪得苦不堪言。
百姓參與防禦,直面敵國精銳。雖然說可歌可泣,但是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蔡舒拿著沉甸甸的陣亡名冊,忍不住的問道:“大人,咱們這樣做究竟有什麼意義?給了災民一口活命的糧食,卻讓他們在戰爭中殞落。只不過是換個死法而已,值得嗎?”
“蔡舒隊長,選擇決定命運。既然百姓選擇了分食前線大軍的糧草輜重,就得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和使命。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吃飽喝足的代價,就是跟敵人拼命。”李丹青說道。
“那需要我們這些人做什麼?”蔡舒問道。
李丹青平靜地說道:“蔡舒隊長,我們列字營的存在價值,就是不斷地擴充勢力,讓更多的百姓可以吃飽喝足,有機會選擇跟敵人拼命。讓弱小獲得保護,讓強者義無反顧地拼命。”
列城扛住了敵國大軍,吃飽喝足的百姓為了守護來之不易的生活,只得積極拼殺。
李丹青也曾想過重歸帝國,只不過百姓卻沒有辦法接受。
理由很簡單,百姓擁有的一切,都是從帝國的手裡搶奪而來。即便是列字營,也沒有資格把東西還回去。
至於指望帝國統治階層不計較,更是天方夜譚。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即便是帝國高層有心讓出一部分利益給百姓,帝國的中堅力量也會從中作梗。
道理很簡單,流水的帝國,鐵打的世家。
改朝換代的事情很容易發生,可是真正的世家,不會隨著王朝更替而消亡。
帝國想要調整利益結構,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另起爐灶。
李丹青帶著列字營所做的事情,帝國高層根本就不敢想。
這就是無法迴避的事實。
另起爐灶對於列字營來說信手拈來,對帝國來說就是揮之不去的噩夢。
李丹青趁機做大,很快就擁有了保護更多百姓的實力。
列城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大,不僅擠壓了兩大帝國的生存空間,還讓百姓擁有了左右時勢的力量。
李丹青終於悟透了兵者仁心的道理,唯有守護,才是至強。
列字營終於明白了戰爭的本質,真正的後勤保障,其實就是鎮守後方,安撫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