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藥望著爭得面紅耳赤的眾人,忍不住的說道:“各位,對於病人來說,損失身體的根基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事情。咱們這些醫護人員要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兩權相害取其輕而已。大家不要本末倒置,把自己的醫者之道給繞迷糊了。”
李藥的話,倒是引起在與會眾人的共鳴。一個人生病,就意味著身體的元氣註定會遭受損失。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降低損失才是關鍵。特別是戰爭年代的救治環境多有突發事件,以最快的速度治療病人,肯定是首選。
外科手段治病,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抑制病情。
內科手段的效率,不足以應對人為製造的病人。
特別是戰場上的傷員,快速治傷才能滿足戰鬥的需要。
按照需求的原則,醫護人員的攻堅方向肯定是如何提高救治速度。由此而產生的外科繁榮,肯定嚴重的擠壓內科的生存空間。
畢竟大家都很忙,根本就沒有時間執行內科式的循序漸進調理策略。
李藥直接向眾人闡述了一個令人無法拒絕的事實。內科以調理根除疾病,需要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都不是普通人可以接受的。
外科治標,效果立竿見影。普通人更容易接受。
對於普通人來說,縮短治療的時間和降低治病的成本才是首選。至於因此損失的元氣,有機會就補補,沒機會丟了也就丟了。
劉正望著與會眾人,提出了一套內外兼修的發展方案。
即就是在富貴階層推廣內科療法,治病以調理為主,固本培元相結合的循序漸進療法。
反正對於富貴階層來說,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金錢成本,都不是他們需要顧忌的東西。身體才是第一位的。
內科只要把握住了富貴階層的需求,就可以獲得足夠的資金鞏固地位,傳承技術。
對於人口基數最多的普通人來說,外科療法才是降低生病治療成本的最佳方案。
外科面向大眾,不僅可以節省病人接受治療的時間,還可以替他們省錢。
然而對於醫護人員來說,內科調理才是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外科速療,只是積累經驗和名聲的必經之路。
神醫之道,在於普通人的口口相傳和衷心承認。然而真正支撐神醫懸壺濟世的力量,還是源自於富貴階層的投資。
醫者仁心,卻也得選擇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案。
說句實在話,普通人的時間和金錢有限,若是按照富貴階層的治病標準,一病就得傾家蕩產。
外科快速療法,應用於普通大眾,不僅可以提升救治的效率,還可以快速的推廣。
至於作為根本的內科調理,則需要在富貴階層中站穩腳跟。
內外兼修的具體操作流程,其實就是藉助富貴階層的力量,實現治病救人的理想。
醫者仁心,其實就是給予病人選擇治療方案的機會。
外科追求效率,內科講究圓滿。如何選擇,病人的經濟實力才是關鍵。
華神和李藥,其實都是比較推崇外科手段。
畢竟天底下的普通人佔了絕對多數,在生病之後各有各的難處。從穩定民生的角度考慮,外科療法更切合實際。
然而外科療法很難解決病根,治標不治本就會存在著無法避免的隱患。
若是富貴階層因此而蒙受損失,將會嚴重的影響醫護人員的前程。
普通人治標,富貴階層治本,就是醫護人員需要直面的現實。
醫學要發展,就得分別對待各個階層。確保病人得到合理的治療方案。既經濟,又實惠。
劉正決定把醫護人員列為支撐大漢帝國的九大支柱產業之一。用經濟執行的規則指導醫療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