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似乎想到了什麼,忍不住的問道:“主公,你有多久沒有想起晉國了?”
“我對晉國的記憶倒是沒有消失,只不過是多了一種陌生感而已。”劉正答道。
趙雲沉默了,新的征途,新的機遇,新的挑戰,新的責任,都會擠佔上位者的大量時間。
這樣一來,劉正與晉國的聯絡就會逐漸地削弱。
畢竟站在新的土地上,劉正也會遭遇新的敵對勢力。倘若糾結於過去,很有可能帶給曾經的追隨者無法抗拒的命運。
世界的金字塔結構,意味著上一層的人最好不要干涉低層次的命運。
人生是一列永不停止的動車,新世界的入口就是站臺。
當動車發動之後,沿途的站臺只會存在著少量的停靠時間。
在停靠期間,幸運的人會擠上車,不幸的人就會被落下。
上了車的人,只要不下車,就會成為動車主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乘客。至於那些上了車又下車的人,就只能稱之為過客。
還有那些沒有上車的人,純粹是遺憾的陌生人。
劉正的人生列車,既沒有回頭路,也沒有終點。
這樣一來,那些上了車的人,就是治下百姓,協助開車的人,就是榮耀加身的追隨者。
趙雲的話,的確可以勾起劉正的回憶。只不過人生之旅沒有辦法開倒車,曾經的的晉國也只能塵封在靈魂的深處。
從來都不曾回憶,從來都不再魂牽夢繞。
青龍帝國的戰爭,被劉正陰差陽錯的開啟了。
四百億大軍的犧牲,只是拉開了帷幕。
這是人定勝天的選擇。人若不選,天必降禍。
人禍尚有解決之道,亦在可控範圍之內。
畢竟戰爭的規則很簡單,彈盡糧絕之後,要麼身死道消,要麼拱手投降。這就是所謂的事在人為。
然而天災降臨,可就是眉毛鬍子一把抓的全面打擊了。大自然的優勝劣汰,最先遭殃的可就是老人和孩子了。
大家都痛恨戰爭,可是誰又想過,戰爭犧牲的物件只不過是青壯而已。
天災降世,可就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人有避禍之心,少了人耕作的土地,就能獲得休養生息。
大名城少了四百億青壯,還有近兩千億百姓逃亡。
這就相當於十分之一的人口消減。
大名城的消耗驟減十分之一,再加上戰時管制節省的資源。
這就意味著大名城的資源消耗只是戰前的七成。
生活品質的提升,也就意味著浪費的增加。
畢竟人們在追求口腹之慾的時候,通常都會對食物精挑細選。不達標的東西,堅決不肯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