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甲近三千億大軍雲集大名城,岳飛,文天祥和戚繼光三人成功地達成了封神成就。
越甲五神,戰神霍去病,勇神冉閔,忠神岳飛,節神文天祥,武神戚繼光。
戰神霍去病,封狼居胥一出,擒賊先擒王無人可擋。他的羽林軍做到了侵掠如火,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精銳。
勇神冉閔,殺胡軍衛漢之心捨我其誰,與那些在溫柔鄉里苟延殘喘的風流書生相比,他的舉動千秋不朽。面對趙勝城的兩千億大軍合圍,三百億殺胡軍也有兩百億南歸,這也算得上是雖敗猶榮了。
忠神岳飛,僅憑一曲精忠報國便足以傳世。大梁城的兵不血刃,更是將他的威名完成展現。
節神文天祥,一首正氣歌,直接超越了精忠報國的高度。大名城億萬百姓聞歌而動,為整場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完全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武神戚繼光,至於為什麼是武神,是因為他留下的傳世兵書,直接成了青龍帝國軍制的藍本。一直沿用至今,且做到了萬變不離其宗的總綱作用。
劉正望著風雲際會的戰場,忍不住提筆寫下了一首戰陣歌:
定製承平十二載,生民億兆巨城生。
人畜大漲生兒急,禽獸凋稀大樹傾。
砍樹成居山漸倒,劃地開河氣候殘。
天道無情生大疫,凡人力怯命艱難。
優勝劣汰平常事,老少皆殞丈夫哭。
自然選擇多少恨,後人無人時事繁。
江湖對坐成人事,閒來無事說戰爭。
天地無情人有情,資源不足命運輕。
賢者執棋開大道,且教戰爭守和平。
若是精壯不赴死,哪來老小享安寧。
經年戰事百業蔽,人少地多才掙錢。
太平人口增長快,資源產出卻有限。
若無良策抑超速,降下天災全完蛋。
智者不願丈夫哭,拓土開疆護家人。
誰雲戰爭皆私利?丈夫不死親遭殃。
想要推遲天災落,唯有三軍灑熱血。
劉正認為,戰爭消減人口,其實更有利於生態平衡。
人類強大之後,繁衍後代的速度急劇增加。
再加沒有戰爭抑制人口增長,就會導致大量新生的人口擠佔其他生靈的生存空間。
人定勝天,敢叫日月換新天。這樣的豪情壯志倒是逞了一時之快。
然而自然災害降臨時,請問蒼天饒過誰?
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是真正的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