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和冉閔交流封神大將的心得,才發現兩人均是雞同鴨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霍去病無法解釋為什麼找敵方主將一找一個準?
冉閔也說不通是誰給了他釋出殺胡令的勇氣。
霍去病一手冠軍侯大印,一手梅花槍。
冉閔也是雙手武器。他們的坐騎,都是名垂千古的神駒。
然而霍去病與冉閔之間的交流,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
至少他們發現了五神將存世的意義。
一千萬青壯倒下了,同時倒下的,是一千萬戶生育主力。
由於生育人口的減少,使得破蜀城的活力提升了幾分。
人口減少,對應的就是資源消耗的減少。
這樣一來,破蜀城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就上升了好幾個臺階。
由於破蜀城的青壯減少了一千萬,原本需要消耗的那部分資源,就被送到了周邊城池的市場進行交易。
這樣一來,破蜀城就擁有了跟其他城池互通有無的能力。
商路的繁榮,使得破蜀城的經濟充滿了活力。
劉正終於明白了,原來戰爭也可以是刺激經濟的重要手段。
市場經濟,必須要匹配城池百姓的消費能力,以及城池總體的對外貿易能力。
消費潛力是公司進駐城池的先決條件。
破蜀城的消費能力,在戰後獲得了極大的提升。
城池人口減少,城池資源的總量卻又恆定。
這樣一來,城池資源的節約就會增加。
若是越來越多的城池擁有更多的節約,就可以推動整個青龍帝國的可持續發展。
霍去病和冉閔都把戰爭減少人口當成了節約資源的重要手段。他們決定向劉正諫言,儘快招出另外三名神將,爭取寫下更多的錦繡文章。
“主公,天下資源有定數,養活多少人口也有定數。這是誰生誰死的問題。”霍去病說道。
“主公,我弄出殺胡令,其實就是名正言順的把那些屬於胡人的資源搶奪過來,留給漢人享用。”冉閔說道。
這就是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貧道。
胡人不死,漢人就得喪失一定比例的生存權。
只不過物極必反,才促使劉正主動用戰爭手段減少人口。
適合人類使用的資源相對有限,這就意味著城池的人口越多,對周邊地區資源的吸收也就越厲害。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