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一批接受雙語教學的學齡兒童終於達到了升學的要求。
巴氏小區的雙語中級學校,終於有了第一批雙語小學即將畢業的學生。
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林穗,終於畢業了。
說來也奇怪,子承父業的他,並沒有學會生父巴谷的傳統活計,倒是把養父林塵的看家本領學了個八九不離十。
林塵是玉雕商人,更是傳承的玉雕大師。
林穗天資聰穎,不到六年就有了他的七、八分火候,雕刻技術精湛不說,還在傳神上有著不俗的成就。
巴氏小區推廣雙語教學之後,林穗所在的學校也不能例外。
優質的師資力量,並沒有讓林穗在紳士洲語的學習方面取得進步,反而是越學越糟糕。
六部辭典問世之後,林穗在神龍洲語方面的進步越來越大,特別是對九黎辭典的研究與補充,更是達到了專家的級別。
林穗的偏科,成了整個雙語小學難以言說的痛。
在她的學校,還有另外一名偏科的學生劉夢。
劉夢的父母都是神龍州出身的勞務工人,他能進入巴氏小區的雙語學校,還是青龍帝國強制推行義務教育的結果。
只不過雙語學校高昂的生活費,也讓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劉夢擁有的十大辭典,都是雙語學校配發的基礎教材。至於更深層次的東西,就得花錢購買了。
劉夢的父母沒有錢,自然也就沒有辦法購買學習資料。
好在他的父親劉想是一名抄書工,替一家御龍辭典的版印商抄寫相關資料。
劉想的記憶力不錯,白天抄書,晚上回家就把資料默寫出來,供劉夢學習。
劉夢沒有錢購買學習資料,漸漸的也就把心思專注到了御龍辭典上。
就這樣,巴氏小區第一雙語小學擁有了兩名偏科的學生。
林穗專精九黎辭典,劉夢擅長御龍辭典。
然而巴氏小區第一雙語中學,只給了第一雙語小學一個特長生名額。
究竟是劉夢奪魁,還是林穗勝出,成了第一雙語小學萬眾矚目的焦點。
為了公平起見,巴氏小區第一雙語中學組織師資力量,弄出了兩套重量級的試題,讓林穗和劉夢參加考試。
當場考核,當場閱卷。
在百分制的試卷上,劉夢獲得了九十九分,林穗獲得了九十八分。
一分之差,就註定了林穗將失去特長生的名額。
好在第一雙語中學的老師出於尊重兩個孩子隱私考慮,並沒有當眾公佈成績,而是單獨告知成績。
至於最終錄取結果,也沒有公佈。
林穗考完之後,就回家了。
林塵得知他並沒有獲得滿分之後,就通知了巴谷。
兩人一見面,就開始了激烈的爭吵。
巴谷說道:“林塵,蠅營狗苟得不償失。”
“巴谷,林穗是我的兒子,更是你的兒子。沒有當眾公佈錄取結果,也就意味著劉夢的分比較高。若是咱們聽天由命,落榜的肯定是林穗,你捨得嗎?”林塵問道。
“說吧,需要我怎麼做?”巴谷反問道。
“以工友之家的名義,在第一雙語中學成立辦事機構,再設立一支助教基金,專門解決困難教師的特殊問題。錢,我來出!”林塵說道。
“沒問題,我這就去安排!”巴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