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家族的血脈傳承,司馬敏也有可能名正言順的繼承大位。這就是司馬炎放不下的東西,也是猜忌的根源。
司馬炎不願意親手打下的江山拱手讓人,司馬敏有沒有造反之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擁有繼承大位的資格。
司馬敏對於自己的處境心知肚明。再加上司馬炎根本就做不到滿足所有世家的利益訴求。
這就導致了某些不安分的世家鋌而走險,把司馬敏當作造反作亂的旗幟。
司馬敏活著,對司馬炎就是潛在的威脅。這就是皇家親情淡薄的主要原因。越是親兄弟,威脅就越大。
心慈手軟可是大忌,帝王若是做不了孤家寡人,就只會成為千古笑柄。
司馬敏可以充分理解司馬炎的難處,也願意儘可能的保持低調。
然而家人是無辜的,沒有理由為了解除司馬炎的後顧之憂,而主動赴死。
司馬敏作為司馬家的分支,無法繼承家族榮耀就已經很委屈了。再要莫名其妙的帶著家人一起死,這是萬萬不可能的事情。
興漢軍的出現,其實是解了司馬敏的燃眉之急。道理很簡單——世家的亙古傳承比九五至尊的地位更重要。
司馬敏是司馬家唯一可能歸附梅園的分支。司馬炎可不能破壞家族的傳承大計。
家族傳承的榮耀,必須要有人繼承。世家的核心精神在於傳承,這既是開枝散葉的根源,也是互相內鬥的理由。
親兄弟,明算賬!情比紙薄更是令世人詬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可是繼承祖宗榮耀的人只會存在一個,剩下的人即便是心甘情願的做綠葉,也會在供出最後一絲營養之後粉身碎骨。
梅園的分家政策,從根本上改變了手足相殘的悲劇。這樣就可以規範世家子弟的競爭。唯才是舉才能讓各大家族鞏固傳承理念,拓展生存空間。
分家之後的世家凝聚力,才是真正的核心傳承。
司馬敏也希望,自己的後人有機會繼承司馬家的榮耀。這就是接受梅園制度的根本前提。
荀彧看著神情各異的眾人,忍不住的回想荀家的內部問題。
荀勖已經是內定的家族繼承人了,然而其他同樣優秀的兄弟並不甘心,為了上位無所不用其極。
荀彧也想改變家族的現狀,只是打破根深蒂固的傳統,不僅需要勇氣,還得有一個契機。
畢竟世家必定會有旗鼓相當的對手,分家雖然說可以解決家族內鬥的問題,但是卻更容易被對手各個擊破。
如今分家的時機已經成熟了,荀彧決定投入興漢國的世家分家大環境,替荀家找到那一線生機。
大會歷時三天,終於討論出了第二輪談判的三位代表。
司馬敏代表著晉國皇室和雍州世家力量;曹宇代表著西遷的兗州世家;荀彧則是代表著傳統的世家力量。
劉正帶著郭嘉和文鴛出迎,向長安世家代表,表達了和平談判的態度和誠意。
一行人回到灞橋的興漢別院,立即展開了和平談判。
“劉莊主,長安世家傾家蕩產,有什麼別的好處嗎?”司馬敏問道。
“司馬大人,你是願意做司馬炎的刀下鬼呢,還是願意留著腦袋吃興漢國的飯?”文鴛反問道。
文鴛的聲音鏗鏘有力,梅園的分家政策一經推廣,就可以讓司馬敏這樣的世家子弟,有著足夠多的生命自主權。
世家的家長一言堂,是導致手足相殘的罪魁禍首。
興漢軍打擊世家的核心政策,就是分家。讓庶出的世家子弟不必為家族做牛做馬。
家長制的存在,導致了一言堂的泛濫。沒有上位的人千方百計的想要爭權奪利,上了位的人又必須要為了鞏固權利而拿兄弟開刀。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