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出子弟得到了平等的教育資源配置,對嫡脈的怨懟就會漸漸的減少。分家析產的推行,庶脈對嫡脈的衝擊相對有限。
分家析產的不斷推行,促使世家孜孜不倦的開枝散葉。擁有了自主權的庶出子弟,對嫡脈只會心存感激。
世家之所以能夠接受梅園的九品官制,是因為一直以來推行的嫡長繼承製會把庶出的優秀人才往外推,甚至是反目成仇的爭奪家業。
現在有了成熟的分家機制,能力就成了獲取家族資源的敲門磚。西平郭氏一門八縣令,黑衣女子不得不咬牙切齒的分家析產。她倒是可以不分配給庶出子弟資源。可是家族子弟到地方任官,就是肩負著宏揚祖德的重任。
沒有錢寸步難行!西平郭氏的子弟要是做不出過硬的政績,那就會令祖宗蒙羞,受牽累的會是家族的榮耀不再。
黑衣女子沒有膽量冒險,世家的核心價值在於名聲。誰玷汙了祖宗的德行,誰就是家族的罪人。這就是要錢還是要名的問題。西平郭氏很顯然更在乎榮耀名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奉孝,嫡庶之爭永恆。”劉正說道:“咱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作為裁判方,引導世家子弟進入有禮有節的競爭體系。”
嫡長繼承製的存在,讓世家子弟的身份和立場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心性險惡之人會投機取巧的從肉體上消滅競爭對手。
然而梅園的九品官制和科舉相結合,把兄弟之爭順延了二十年。二十年的兄弟情,可以削弱和化解無數的家庭內部矛盾。
“莊主,你的意思是科舉的存在讓嫡庶之爭大變樣,至少不用依靠單一的殺人手段來解決問題?”郭嘉問道。
“奉孝,你可還記得袁家的那對兄弟?”劉正反問道:“袁紹庶出為兄長,袁術嫡出為弟弟。”
按照傳統的嫡長繼承製,袁術應該是袁家唯一的繼承人。可是袁紹過繼給了伯父,由庶出子搖身一變成了伯父家的嫡長子。一門雙嫡長,袁家只得分家析產。
大名鼎鼎的四世三公,到最後七零八落。好在垮掉的袁術後人不絕,西遷的袁紹依舊扛鼎。雖家世衰微,卻在開枝散葉方面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曹家倒是緊緊的綁在一起,可是魏帝曹丕的一番神操作之後,曹魏大統竟然讓司馬家一勺燴了。好在曹昂遠離中原,倒是給了曹家一線生機。
袁紹和袁術的分家析產,由於沒有制度保障,導致了分家之後的後遺症一直無法根除。
袁術堅持認為是袁紹搶走了家族的資源;袁紹則理直氣壯的繼承伯父的家業。既不違族規,也合乎情理。雙方都指責對方不懂事,兩兄弟都有不能退卻的理由。
嫡庶之爭雖然說解決了傳承順序問題,但是卻留下了兄弟鬩牆的隱患。畢竟誰都想做一家之主,可是族長的位置只有一個。踩著兄弟的屍骨上位,就成了嫡長繼承製的鮮明特色。
劉正以九品官制和科舉改良了世家內部的競爭模式,使得世家子弟在教育資源的分配上獲得了相對公平。
大量世家庶出子弟得以保全,有效的壯大了華夏的人才儲備。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