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嫌棄功勞大,也沒有人會嫌棄錢多!”劉正說道:“在政商的眼中,權力具有價碼,更具有時效性。”
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政商的貪婪皆源自於此。
商人最讓人敬佩的地方在於洞察商機。世間有很多事情只有做過了,才知道對與錯。商人眼中的商機會誘惑他們鋌而走險。
諸侯以國士待政商,短時間內倒也不至於出問題。可是隨著商業成本的增加,利潤空間也會不斷的壓縮。政商不甘心利益受損,各種鑽營和投機取巧,就會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
不甘落後於人是政商最顯著的特點。擁有土地的政商在剛開始的時候,肯定沒有耕讀傳家的世家實力雄厚。但是架不住政商會鑽營,一套組合拳下來,耕讀傳家的世家很難保住自家的土地。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樣的環境薰陶出來的世家子弟,在政商面前只怕會遭遇重創呀!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讀書人遇上政商,家業不保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很多讀書人由於不通俗務而敗家的事情屢見不鮮。這就導致了士大夫集團與政商集團的尖銳對立。此時計程車大夫集團正值巔峰狀態,完虐政商集團不是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以司馬家為首的長安世家,把政商集團變成了附庸。只用其賺錢養家,不教其做人。當然了,對於那些聽話的政商,偶爾開放一個讀書入仕的名額,那就是天大的恩典了。
政商集團識得時務暫時蟄伏,可是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對於傳統世家的壓榨深惡痛絕。這就讓政商集團時不時的搞事情,亂世的根源不在百姓,而是心懷不滿的政商集團在向傳統世家宣示態度。
“政商集團為了獲得地位,就會投資有希望的諸侯參與逐鹿中原!就拿興漢軍來說,當年兵出幽州的主要軍費,就是甄、張、蘇、衛四大政商提供!”劉正說道:“好在梅園有言在先,不許政商擁有土地。”
梅園給了政商爵位,嚴格限制政商落地生根的搶佔土地。這才平衡了興漢國計程車商矛盾。士子揚名與商人獲利,皆源自於普通百姓。
商人的存在豐富了百姓的衣食住行,提升了百姓的生活品質。士子的作用只有一個——那就是教化百姓。
士商對百姓的爭奪,那是不遺餘力的。士子可以有教無類,商人大搞優惠大酬賓。商人的宣傳雖然立竿見影,可是一遇災荒就會原形畢露。士子對百姓的教化非一日之功,卻會影響百姓子弟的一生。
百姓為了感恩士子的教化,更是有著“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道理。這就是商人無法匹敵的了。商人的一飯一粥,會讓受惠的百姓感恩一時。然而士子教育的道理,會讓受教的人感恩一生。
這讓商人拿什麼與士大夫集團競爭呢?
政商集團為了與士大夫集團抗衡,就只能從肉體上消滅士大夫集團。可是上位者治國,必須要仰仗士大夫集團。這就迫使有野望的政商選擇代言人與傳統計程車大夫集團進行抗衡。
治國的關鍵在於治商,治商的關鍵在於避免商人落地生根。這就是劉正總結出來的經驗。
不許商人擁有土地,更是重中之重!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