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的對劉正說:“王爺,世家先家後國,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改朝換代的頻繁出現。然而家國天下的交替影響,不僅拓寬了世家的眼界,還讓世家的理念更具生命力。”
劉正認可了陳琳的說法,凡是經歷過建國的世家,幾乎不會出現傳承斷絕的情況。國勢與家運合流的結果,就是世家傳承的生生不息與永恆紀元。
劉正也算是博古通今了,他所瞭解的世家傳承,凡是擁有帝王命脈的存在,就會在時間長河中得到永恆。
帝族可以削弱,只不過集國運開枝散葉的結果,會令所有的帝族達到與國同壽的地步。華夏不滅,世家永續。這可不是一句空話。
劉正心裡很清楚,每一個朝代的誕生,都會伴生一個永恆的世家大族。榮耀代表著世家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就是世家的生命力。
梅園的統考計劃,就是要不斷的縮小普通世家與頂級世家之間的差距。更主要的是補全頂級世家的傳承理念。
家學淵源讓世家子弟贏在了起跑線上。與時俱進才是世家繁榮昌盛的根本保障。世家的固步自封會造成嚴重的退步。
只有解決了世家傳承理念方面的問題,才能讓世家成為興漢國發展壯大的助力。華夏世家的相容性極強,甚至可以說在祖宗成法和與時俱進的融合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世家傳承理念中的軟弱與歧視,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會表現得後繼無力。大儒的後人只會吃祖宗的老本,幾乎很少有人可以超越祖宗的成就。
很多世家子弟另闢蹊徑,卻無法得到世家傳承理念的認可,從而導致了世家難以突破桎梏。子承父業既是一種進步,又是一種悲哀。這樣的傳承限制了後人的道路。
劉正實行梅園統考計劃,就是要開拓世家子弟的視野,豐富世家傳承的內容。興漢使命的真正意義所在,就是為了在宏揚華夏文明的基礎上增加華夏文明的內容。
在劉正看來,華夏傳承已經把儒家思想當成了核心,卻又排斥吸收了百家精華。梅園統考的最終目標,就是以“儒學為根本,百家做四肢”的態勢健全興漢國的教育制度。
儒家的名正言順,道家的與天爭命,再加上法家的規則秩序。三者合一,就是興漢國的傳世根基。想要達成這樣的目標,規範世家的家學只是第一步。
只有越來越多的世家子弟接受普及化的標準教育,才能有效的影響並提升世家子弟的思想境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樣的理念可以延續。
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情景,必須要得到改變。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大儒,教育分流會是時代發展進步的必然。
劉正心想,抹除世家的教育壟斷,從梅園統考開始。梅園與世家的較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既然不能消滅世家,那就增加世家的基數。
物以稀為貴,當世家子弟成為大路貨的時候,所謂的世家威脅論也就不復存在了。這就是劉正的辦法——溫水煮青蛙!
正在這個時候,新婚燕爾的劉立來到了劉正的書房。他有很多問題想要請教梅園主人。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