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興漢使命 > 第518章 方外法內

第518章 方外法內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秦末風雨 大唐稱心 北宋攻略 存亡之秋 神斷大周 帝國的崛起 唐徒 抗戰之無雙戰神 三國之宜祿立志傳 影視大盜 回到過去當神犬 從古代開始的科學生活 重生之大千世界 三國名匠 諜海王者 盛世梟雄 才高九鬥 土匪二當家 功名 橫明

賈詡主持新收復地區的土地改革工作。照例向崇高派出了土地改革工作隊。然而事情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順利。崇高方面居然肆無忌憚的抗拒土地改革。

釋嘉不僅驅逐了興漢軍派出計程車地改革工作隊,還宣稱崇高地屬太室山管轄,本是方外清靜之地。紅塵地方官員不得介入干涉,否則後果自負。這就惹惱了主持土地改革的參謀長賈詡。

賈詡知道——太室山當年與興漢王有過一段香火之情,他不敢主動破壞雙方之間的關係,於是就派人向陳留行宮請旨。畢竟太室山情況特殊,不能按照尋常勢力對待。

劉正接到了賈詡的書信之後,只是提筆回了兩句話:興漢國的百姓一律平等;興漢國中沒有法外之地,更沒有法外之人。方外之人也在法內,名山古剎也是紅塵。既然是紅塵,就得同遵一套法。

賈詡接到了劉正的信之後,終於明白了法制的真正含義——法不容情,標準唯一才是硬道理。崇高和太室山,既然立足於中原大地,那就沒有超然物外的權利。這就是興漢國執行法制的決心。

崇高的存在是特殊勢力對興漢軍的一個試探。賈詡想要告訴世人——曹魏解決不了的特殊勢力問題,興漢軍一定會不折不扣的解決。

賈詡為了保障土地改革的順利進行,特意派人到陽城山大營調兵。打算文的不行就動武,反正興漢軍的土地政策不允許有絲毫的折扣。

太史慈本來沒有把嵩高放在眼裡,卻沒有想到會留下一個尾巴。劉正的書信到了陽城山大營,上面只有一句話——驕兵必敗。他感覺自己的尊嚴受到了挑釁,於是就親自點了一員副將,帶領兩萬陳留鎮帥軍奔赴崇高。

賈詡親自趕到崇高城下,又一次派出了使者,申明瞭興漢軍土地改革的決心和方外之人也生存在法內之地,必須要接受法制約束的態度。

這是先禮後兵,興漢軍執掌天下大勢,對於“理”的融會貫通已經到了一個極其高深的地步。每一個舉動都符合興漢安邦的至理。

崇高和太室山都納入了興漢國的掌控之中,國無二法的標準不容更改。佛度有緣人可以,佛度犯法者不行。佛法大不過國法,這就是興漢軍對三教九流的態度。

釋嘉不敢像驅逐樂進那樣對抗興漢軍,忙把賈詡的態度上報給了太室山的主持方丈釋恩大師。興漢軍與太室山能不能和睦相處,就得看釋恩大師的態度了。

釋恩大師深研佛法,知道這一場爭端不可避免。只不過是看哪一方頂不住壓力先讓步而已。他只能傳信釋嘉:允許陽城土地改革工作隊進入崇高執行新的土地政策。同時邀請賈詡到太室山論道。以論道的結果決定十萬百姓的命運。

太史慈怕賈詡出事,堅持不肯讓他獨自上太室山。賈詡拗不過太史慈,只好令其扮作書童一起上山論道。這是一場理念之爭,也是一場看不見刀光劍影的戰鬥。

雙方一見面就火藥味兒十足,釋恩大師瞄了太史慈一眼,雙手合十的問:“太室山清靜之地,為何不得清靜之法?”

賈詡一針見血的說:“大師穿在紅塵,食在紅塵,棲身紅塵,行走紅塵。既然處處不離紅塵,又何來清靜之說。即便是心不動,紅塵也無處不在。有紅塵必有法,大師想要用一家之法代替國法嗎?”

釋恩大師問:“法為人所使,必有善惡之分。廟堂無道,江湖救急也是人之常情。”

賈詡回答說:“法無善惡,標準必須要唯一。但凡是那些亂法的人,必須要受到懲處。人有好惡,一切都是隨心所欲。俠以武犯禁,救得了一時也救不了一世。倒是法制永恆,令天下人有章可循。才是天下百姓最大的福氣。”

釋恩大師再問:“要是法制無處不在,又何需我等方外之人行走紅塵?”

賈詡說:“勸人向善,忠勇信仁義。太室山的一切源於紅塵。人是紅塵的人,物是紅塵的物。即便是那敬佛用的香,也是紅塵中人所製造出來的東西。紅塵有法,覆蓋四海八荒。”

釋恩大師沉默了,太室山傳承千年,已經習慣了脫離紅塵的特殊狀態。如今看來,這樣的自我陶醉其實有些著相了。水是山泉水,九天之上來;落入紅塵裡,百花由此開。避不開的是紅塵,躲不掉的是因果。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