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覺得只要抓住軍隊就夠了,至於執政官員體系,就交給總執政官魯肅來管理吧!不能做一個領導內行的外行,從而壞了軍政分立的老規矩。
一直以來,執政方面都是劉正的弱項,甚至是一竅不通。總執政官魯肅可以管理好整個興漢國,最關鍵的是沒有掣肘,這種默契不應該被人為的破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今思想再教育中心的籌建,就得秉持魯肅的施政理念。要是劉正的突然介入導致了思想混亂,很有可能破壞興漢國的休養生息戰略。
劉正說:“這個校長我不能當,劉家的子孫,專注于軍權就好。至於執政的權力,就交給天下人自主選擇吧!”
這個所謂的天下人,其實就是新興的世家。如今興漢國一統華夏的底蘊已經儲備完成了,是時候開始進行利益劃分了。
商人經過二十年的精心鍛造,已經具備了挑戰世家的力量,允許商人子弟做官,就是為了衝擊世家的絕對權力。
至於商人組織會不會吞沒世家,劉正倒是一點都不擔心,對付世家可能會後患無窮。對付商人很多人都會拍手稱快的,絕對不用擔心會有什麼後遺症。
為了抑制傳統的世家,劉正會大力鼓勵經商,那些頂不住壓力的世家一旦改了行,再想獲得曾經的政治資源,就難於上青天了。
保持興漢軍的獨立性永不動搖,劉家人對軍權的掌控絕對不能有絲毫的讓步。
只要抓住軍隊,劉正的話語權就不會被削弱,在五大山城之中,已經有近三成的世家子弟投身商旅。
最關鍵的是——投身商旅的世家子弟不用依附於嫡系而生存,反而讓那些財大氣粗的商人,對嫡系出身的窮書生指手畫腳。這樣一來,這依附關係就來了一個華麗的超級轉身。
那些成功的商人在世家之中掌握了話語權之後,肯定會千方百計的提升自己的地位,把嫡系踩在腳下蹂躪,是每一位庶子商人們心中的宏圖大願。然而家規已經定了,想要掌握主動權,就只能分家了。
庶子商人成了新的主脈,沒有錢的舊主脈就會舉步維艱了。他們一定會發奮圖強,從而與庶子商人競爭。這樣一來,抑制世家的目的就達到了。
庶子商人不會放棄到手的權力,要讓窮困潦倒的主脈依附商人,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書生最值得稱道的就是骨氣。
劉正沒有辦法消滅世家,那就抬高庶子商人的地位,讓窮困潦倒的主脈無法理直氣壯的從庶子商人們身上吸血。
窮則思變,世家想要抱殘守缺,得問那些給主脈提供資源的支脈答不答應。
借力打力消除世家的威脅,其實不需要做太多,只要讓庶子商人揚眉吐氣,後面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
興漢國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地步了,就拿糜家來說,作為主脈的糜竺專心從政,糜威也與太史慈的兒子太史亨一起考進了南山軍校。
至於糜芳的兒子糜武,反而考入了南山大學。
如今糜芳已經完全掌控了糜氏集團,糜竺的影響力只在梅園政事堂。
這樣一來,讓糜芳拱手讓出糜氏集團再回糜家,讓兒子糜武做糜威和太史亨的附庸。
糜芳又不傻,是肯定不會答應的。
糜家分家已經成了必然,以此類推,凡是商政並行的世家,唯一的結局就是分家。
至於那些不願意經商的傳統世家,在有錢能使鬼推磨的興漢國中,窮不過三代已經成了必然。道路千萬條,抱殘守缺死路一條。
劉正想通了之後,立即派人傳信,批准了魯肅的提案,並且親自任命魯肅為思想再教育中心的校長,同時形成一個定製——梅園政事堂的總執政官,必須要兼任思想再教育中心的校長。
劉正只抓軍權,放手梅園政事堂,給了世家一個爭權奪利的機會,再加上庶子商人的衝擊,世家就不足為慮了。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