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取出一份作戰計劃,交給了趙雲。
趙雲收好之後,正要開口說話,突然前營響起了戰鼓聲。
劉正說:“子龍,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正走出大帳的時候,正巧陳到帶著一隊人馬從主帳前路過,直接被抓了壯丁。
龐統也全副武裝的走了出來。
東方月纖弱的雙手可沒有閒著,一手牽著紅龍馬,一手提著梨花槍。
劉正接過梨花槍,隨後上馬。
一行人到了兩軍陣前。
興漢軍出戰的隊伍只有一萬白馬軍,大將以興漢王劉正為首,左右分別是龐統,郭嘉,趙雲,陳到,劉平,身後跟著一身戎裝的東方月。
薊王軍出城邀戰的是兩萬白馬義從,大將以薊王公孫瓚為首,左右分別是關靖,公孫智,公孫信,公孫禮,公孫仁,公孫勇就在身後護衛。
這是一場白馬之間的對決。
薊王公孫瓚邀興漢王劉正陣前敘話。
劉正帶著東方月走了過去。
公孫瓚帶著公孫勇也到了兩軍的中間位置。
劉正笑問:“薊王,以客欺主,鳩佔鵲巢真的好嗎?”
更為可惡的是綁架民意。
薊王可是知道,民意這東西,用來用去就那麼一回事,怎麼用都有理。
你引夫餘人禍害燕王宮,又沒有善後的計劃,那些宮人的冤魂,只怕得找你索命吧?
公孫瓚說:“興漢王言重了,我只不過是為了自保而已。”
當年聯軍討董,誰也指揮不了誰。
白馬義從血肉攻關,鬧到最後只能殺良冒功。
不那樣做行嗎?
付出了血的代價,得了一座空寨,白馬義從沒有功勞在身,死了也就白死了。
我作為薊王,總得給他們討一個公道吧?
現在又是多方聯軍,我不趁機奪下薊城的話,又有什麼資格對陣興漢軍呢?
你倒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興漢軍席捲幽州,指日可待。
薊王軍苟延殘喘,卻只能是拖過一天算是一天。
劉正說:“其實咱們的所做所為,都是為了這個天下。”
如今烏桓人徹底的漢化,已經沒有什麼懸念了。
對於整個幽州,興漢軍勢在必得,你又何必螳臂當車,白白犧牲了麾下壯士的性命呢?
公孫瓚說:“當年烏桓人為禍幽州,你我還能並肩作戰。”
如今烏桓人已經成了過去,我們也就成了對手。
這是誰也無法避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