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回答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網開一面之後,網就毀了。即便是重新修補,也不堪大用。”
劉正跪得更直了——師徒情誼,大不過法律,請恕弟子,無能為力!
盧植怒喝:“七郎一言九鼎,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有什麼好為難的呢?”
劉正說:“毀壞法律的話,弟子一個字,都不敢開口。”
盧植怒了,直接衝到,劉正的面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讓你的興漢軍戰士,屠了盧府滿門,你下這個命令吧!
劉正忙稱不敢。
盧植怒了,殺又不殺,放又不放,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劉正說明了來意——盧秀,必須要帶離盧府。
這一跪,只是為了告訴世人,興漢侯,永遠都是,盧門弟子。
盧府的尊嚴,不容踐踏。
盧植明白了,下跪是態度,卻不能成為,破壞法律的理由。
盧植終於想通了,於是就對盧秀說:“子庭,跟七郎走。”
盧門之人,犯了錯,就得承擔責任。
逃避責任,不是大丈夫的,所作所為。
盧夫人問:“七郎,子庭會怎麼樣呢?”
劉正說:“師母放心,六師兄,沒有性命之憂!”
劉正帶走了盧秀,臨行前,留下了一句話——士不據地,請恩師三思而後行!
劉正走後,盧毓問:“父親,七郎的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盧植說:“土地是立國之本,三千頃地,能養活十數萬人,盧府一門獨佔,那是取死之道。”
盧植是海內大儒,盧府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其他人效仿的物件。
北山大學的存在,盧門已經有了,萬世不易的基業。
又何必貪心不足,試圖挑釁,興漢軍的土地政策。
盧門終究是——書香門第。
從今以後,就不能再,惦記著土地了。
教書育人,才是盧門的第一要務。
至於土地,就留給需要的人們吧。
劉正盧門沐雨,告訴中山城的百姓——法律的尊嚴,大過一切,甚至是人的尊嚴。
尊重法律,是遵守法律的前提,是畏懼法律的開始。
……
十天之後,劉正在中山城中的,刑部審判大院。
公開審理:
盧秀侵佔土地案。
判決:主犯盧秀,判罰流放朱崖洲,十年之內,不得迴歸中原。
從犯一律,流放朱崖洲,刑期五至八年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