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律斬殺,一來免去後勤物資上的壓力,還能震懾黃巾軍殘部。也算是發揮了最後的餘熱。
朱雋說:“我也知道殺人是下策,可是如今沒有上策,甚至連中策也沒有。這唯一的下策,才能保全自己。”
劉正知道,若是不能替朱雋把糧食從宛城張家的嘴裡掏出來,只怕他會鋌而走險殺人取食。
劉正說:“大人,興漢軍願意全盤接手俘虜!”
朱雋問:“佑興可別誇下海口,你知道俘虜的人數有多少嗎?”
劉正還真不清楚俘虜的人數,朱雋直接扔給他一本賬冊。
劉正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統計了北軍在西鄂城和宛城的俘虜總數,兩座城池加起來足足有八萬名俘虜。
這可是八萬張能吃的嘴,比漢室大軍總人數還多,朱雋真是怕了,留著會夜長夢多,殺了又傷天和。
劉正知道接手這麼多俘虜對興漢軍上下也是一種嚴峻的考驗,但是為了將來考慮,還是毅然決定迎難而上。
劉正承諾:全盤接手黃巾軍俘虜,並且在三天之內替朱雋從宛城張家口中把秘密倉庫掏出來。
劉正讓張繡和典韋帶著屈申關的呂蒙負責轉運八萬黃巾軍俘虜到幽州,並且派王越安排情報部的人沿途接應。
由於黃巾軍俘虜都接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典韋編組的時候倒也省事不少。打亂混編之後,又參照興漢軍北山勞動改造營管理俘虜的辦法,申明瞭紀律以及連坐制度:一人逃跑,全組餓飯;反抗殺害興漢軍將士的,殺全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總共八十個編組,第一天就有三組餓了肚子。
人心都是肉長的,當俘虜們看著和興漢軍將士同樣的吃食發放給服從命令的編組的時候,他們開始認可了興漢軍的管理。
畢竟興漢軍對待俘虜還是不錯的,不打不罵,生病了還安排隨軍醫生診治。
特別是一個即將臨盆的女人,興漢軍上下居然比俘虜們還要著急。
典韋和張繡親自護衛在醫院的帳篷之外。
當母子平安的訊息傳出之後,興漢軍上下鬆了一口氣,整個黃巾軍俘虜營卻沸騰了起來。
同村的人問:“鄧家的,兒子叫什麼名字呀?”
女人露出一張蒼白的臉,費力的說:“就叫他愛兒吧,咱們不過是草民,就用草頭艾吧,還能有幾分男子漢氣概。”
就這樣,未來興漢軍的第二代將領之一的鄧艾在前往幽州的途中出生了。
由於產後虛弱,典韋親自安排馬車供鄧氏母子乘坐。
據說鄧艾成年之後,他的母親為了讓他永遠的記住出生的那個故事,給他起字士載。
意思是說他是被將士們平安帶到幽州的。
黃巾軍俘虜被順利送到了幽州,據說後來成了興漢軍三大主力之一。
一個鄧氏母子的故事,收了八萬黃巾軍俘虜的心,更是得到了一位棟樑之材。
劉正身邊就只剩下郭嘉,周泰和太史慈兩個團,以及陳到的一百白毦兵。
郭嘉見劉正居然把一半以上的人派回了幽州,於是就問他:“校尉大人,你怎麼突然把主力調回南山城,不打算繼續討伐黃巾軍了嗎?”
劉正嘆了口氣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興漢軍的功勞,已經不輸於漢室的三大主力了,再不收斂,只怕會成為別人眼中的獵物。”
再說黃巾軍敗局已定,就讓別的英雄人物隆重登場吧!
劉正總感覺自己似乎忘記了什麼事情。
想了好久,突然聽見了北軍大營中的號鼓聲,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事情沒有完成。
劉正讓郭嘉準備二十間不見光的禁閉室,把宛城張家的核心成員關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