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十璽,已經有三璽聯絡上了劉正的命運,興漢使命終於正式的啟動了。
劉正讓典韋和太史慈輪番攻城,周泰作為總預備隊。
張繡把西涼團分成了兩個部分,在左右兩邊來回巡邏,避免有黃巾軍小股部隊滲透偷襲。
約定的攻城時間到了,劉正讓典韋率先向宛城發起攻擊。
宛城黃巾軍在孫夏的指揮下進行了殊死抵抗。
普通黃巾軍的戰鬥意志比起最精銳的黃巾力士來也毫不遜色。
天衛團的傷亡數字呈直線上升,要是換了以前的劉正,肯定會放棄強攻,轉而用計破城。
然而此刻的他,聽著另外兩個方向上傳來的戰鼓聲,只得硬著頭皮把周泰的丹陽團也投入到了攻打城頭的戰鬥之中。
典韋得到了支援之後,立即開始了反擊。
孫夏大驚失色,轉身就想逃跑,被典韋情急之下扔出的小飛戟打在了背上,眼看就不活了。
身邊的黃巾力士也亂了套。有人跑向南邊跟孫仲彙報,也有人轉身朝著天衛團發起了反衝鋒,還有人在手忙腳亂的呼喚孫夏。
黃巾力士的決死反擊,居然在短時間內遲滯了興漢軍兩個團的推進速度。
劉正見遲遲無法開啟局面,於是就帶著陳到和白毦兵親自加入戰鬥。
陳到與白毦兵上城之後,立即組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強勢的切入了負隅頑抗的黃巾力士之中。
劉正揮動梨花槍,殺透了黃巾力士的陣地,見典韋揮戟斬下一顆首級。
典韋聲若驚雷的大吼道:“孫夏已死,投降不殺!”
普通黃巾軍終於被恐懼戰勝了,一窩蜂的向南逃躥。
興漢軍終於突破了城牆,順利的開啟了東城門。
緊接著右中朗將朱雋親自帶領的北軍精銳也攻克了北門,正帶著人尾隨追擊黃巾軍。
就在劉正與朱雋在南陽郡太守府勝利會師的時候,孫策也帶著大軍趕到了。
朱雋立即進駐太守府,接收南陽郡太守府中的一切。
隨後又命令劉正和孫策兵分兩路拿下南城。
孫夏的弟弟孫仲見漢室大軍勢如破竹,宛城的再次失守已經成了定局,就帶著剩下的五萬黃巾軍將士逃走了。
興漢軍的大旗又一次在宛城的南大門上飄揚了起來。
唯一不同的是——這次的進城是殺進來的,沒有百姓的夾道歡迎。
劉正心想,興漢軍需要保護的,只能是控制區域內的百姓。至於天下百姓的命運,只有投入了興漢軍的懷抱,才能享受到相關的庇護。
孫策慢了一步,只能垂頭喪氣的帶兵迴轉西城。
劉正命令:太史慈率領兩棲團整頓南城的軍營,作為興漢軍屯駐宛城的大本營。
朱雋派使者來請劉正,邀他觀禮處決黃巾軍餘孽。
劉正諫阻說:“大人,自古殺俘不祥!”
朱雋理直氣壯的反駁說:“漢室上下,並沒有承認黃巾軍的身份,一直都是官軍討賊。”
劉正說:“就算是賊,也是漢室之賊,擺到邊境上去,也能成為守護漢土的一員,不如發配幽州。既能免去南陽郡內的匪患,又能給邊境增加一部分防禦力量。”
朱雋無奈,只得如實告訴劉正,他沒有從張家拿到任何的糧食和物資。
如今連北軍將士都快養不活了,哪裡還有餘糧養黃巾軍俘虜。
放了也不行,這些吃不上飯的青壯一定會重新加入黃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