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陰城小,萬餘興漢軍進駐,顯得有些擁擠。為了避免軍民矛盾,劉正命令,興漢軍穿城而過,到西面的開闊地紮營。
休整了一夜之後,第二天繼續進軍。
中午的時候,大軍行至一片凹地。中間低,兩邊高坡,數里長的峽谷地帶,盡頭也有一道山粱。
這是一個喇叭口地形,進去容易。一旦有事,想要撤退,那可就難上加難了。
劉正站在入口處兩裡之外,大軍的前鋒太史慈部,眼看就要進入峽谷了。
郭嘉急急忙忙的,跑到劉正的身邊,大聲的說:“校尉大人,快傳令二哥,停止前進,前面的山谷,有問題!”
劉正忙命黃敘,吹響了原地待命的號聲。
大軍立即止步,劉正問黃敘:“知書,前面的峽谷,是什麼地方?”
黃敘忙取出,王越的情報部門,最新繪製的,南陽郡軍用地圖。
“博望坡”三個字,落入了劉正的眼中,想起那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他嚇了一跳。還好有郭嘉,否則就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為了考校郭嘉,劉正故意問:“奉孝,我沒看出什麼不妥呀?”
郭嘉把竹筒遠視鏡,交給了劉正,對他說:“校尉大人,請看左側半山腰處,那裡的雜草,是不是有些奇怪?”
劉正看了之後,對郭嘉說:“奉孝,肯定是弄柴割草的人,打算等柴草幹了再帶回家,放山坡上曬曬,也能省點力氣,一舉兩得。”
郭嘉說:“偶而一家,還能說得過去,怎麼一排土地都那樣,難道家家戶戶都商量好,一起砍柴割草,到地裡曬嗎?”
劉正說:“博望坡深處,是深山老林,為了安全起見,結伴打柴也是有的。”
郭嘉說:“校尉大人,你今天的智商,怎麼不線上呀?”
劉正問:“奉孝,你這話什麼意思?”
郭嘉說:“你再仔細看看,那些草垛後面,趴著好多個腦袋,上面裹著黃巾。你不會是想告訴我,一群人,結伴到草垛邊上睡覺?”
劉正仔細一看,果然發現了問題。
再說韓忠,帶著舞陰的守城部隊,撤退到博望坡以後,與那裡駐防的黃巾軍匯合,擁兵兩千五百人。
韓忠找到了徐庶,問計如何對付興漢軍。
徐庶以為,興漢軍多是騎兵,除了兩棲團一支步軍以外,其餘三支隊伍,都是以馬代步。
正面交鋒,黃巾軍沒有勝算。關於這一點,韓忠的心裡,非常的清楚。
他期待著徐庶的計策,畢竟在一群人之中,只有徐庶,還有幾分智慧。其餘的都是大老粗,執行命令都能出錯。讓他們自己想辦法,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徐庶果然不負所望,他察看了一番地形之後,很快就有了全盤的計劃。
徐庶把黃巾軍的隊伍,分成了三個部分,由韓忠和原博望坡的守將,各帶一千將士,於左右山坡的半山腰處設伏,並且廣置柴草,等待號令。
徐庶帶著五百人,埋伏在正前方的山樑背後。並且與二人約定,一旦徐庶點火,韓忠二人,立即把草垛,從山坡上推下。以柴草塞道,堵住興漢軍的退路。
在韓忠的強烈要求下,所有的黃巾軍將士,才極不情願的接受了徐庶的計策。
好在韓忠威望夠高,執行起來倒也有模有樣。
徐庶初次用謀,本來是想欺負劉正是外地人,這才信心十足的佈置了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