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東海之後,大軍向徐州腹地進發。
過了彭城之後,折道向西,直達廬江,繞道揚州壽春,西北而上。
離舞陰十里,秘密下寨。
為了避免佔據舞陰小城的黃巾軍察覺,大軍不設營帳,不舉炊煙。
大軍秘密在群山中,尋山洞而居,儘量避免暴露行蹤。
郭嘉從外面回來,對劉正說:“校尉大人,王越差人來報,盤踞舞陰的,是黃巾軍小帥韓忠。”
劉正問:“關於韓忠,有什麼具體的情報嗎?”
郭嘉忙取出了一份情報,遞給了劉正。
劉正一看,只見上面寫著:
韓忠,男,漢族,生年不詳。南陽宛縣人,醫者世家傳人,粗通藥理,不學無術,擅長旁門左道。與趙弘、孫夏為友,尊張曼成為大哥。性好任俠,愛打抱不平。曾因治病時發生失誤,讓患者夭折,被趕出家門。後來被張曼成傳授醫術,略有小成。在舞陰城中,開了一家醫館,一者行醫救人,二者養家餬口。四個月前,張曼成響應張角號召,於冠軍縣立旗聚兵。韓忠聚舞陰城中兩千信眾,舉事響應。排兵佈陣,頗為得法,疑有高人傳授,暫時無法佐證。
劉正看著郭嘉,若有所指的問道:“奉孝,這韓忠有什麼過人之處嗎?”
郭嘉回答說:“韓忠為人,性格豪爽;治病施藥,自有規矩。十日之前,救下了一個避禍荊州的少年。少年感念其活命之恩,才自願留在舞陰小城,助他守城。”
劉正說:“奉孝,這位少年,就是舞陰城中的變數,關於少年的資料,有相關的情報嗎?”
郭嘉回答說:“沒有具體的情報,只知道少年姓徐,從陽翟方向而來。”
劉正命人傳令,讓黃忠等人,前來中軍議事。
眾人經過一番討論之後,一致認定:舞陰小城,依山而建;地處要衝,扼住咽喉;不可強攻,唯有智取。
郭嘉獻計說:“校尉大人,韓忠守城,也算是中規中矩。強攻的話,只怕會耽擱時間。興漢軍的戰鬥力,足以支撐起,任何形式的戰爭手段。還是用計取勝,才是上策。”
劉正仔細的,考慮了一番之後,也覺得應該智取。
他想起黃忠父子,就是宛城一帶的人,對於舞陰,也不陌生。
於是就讓黃忠父子,帶著五十個神弓營的戰士,化妝成普通的難民,悄悄的潛入舞陰,作為攻城時的內應。
黃忠父子接令之後,讓五十個人,兩人一組,分批次,以各種身份入城。
為了便於集結,就把集合地點,安排在舞陰小城,東城門附近的雜貨市場裡,也就是韓忠所開設醫館的對面。
劉正得知,黃忠順利進城之後,就不再隱藏行蹤。大張旗鼓,朝舞陰小城挺進,並且擺出了,攻城的大陣仗。
韓忠正在給人施藥,聽聞漢室大軍來襲之後,忙命人關閉城門。拿起大刀,就要帶人上城。
徐姓少年一把拉住了韓忠,對他說:“將軍,來不及了,快點下令,大軍撤離,退守博望坡,否則就要,大難臨頭了。”
韓忠說:“小子,你胡說什麼,毛還沒有長齊,也敢妄議軍事。”
少年說:“將軍活命之恩,庶感激不盡。這才冒死相諫,還望三思而行。”
少年便是徐庶字元直,穎川郡長社人,此時的他,還只是一個遊俠兒。
韓忠說:“戰陣廝殺,哪有未戰先怯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