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敘被黃忠一頓教訓,才明白了,衝動是魔鬼。五十幾名戰士,可不是單獨的個體。在他們的身後,是五十幾個家庭。
戰爭不是兒戲,不做無畏的犧牲,才是每一個領軍大將,需要深刻領悟的思想精髓。
黃忠見兒子還算聽話,心中也對興漢軍的思想教育,敬佩萬分。
韓忠帶著人悄悄的撤離了,舞陰小城的東城門,被幾名城中的百姓,偷偷的開啟了。
至於黃忠父子,正在跟蹤監視韓忠等人。一旦黃巾軍,有燒糧毀城的意思,沒有什麼可說的,哪怕是螳臂當車,也只能義無反顧的衝上去。
劉正進城之後,把韓忠的醫館,當做了興漢軍的中軍大帳。
黃忠父子一直跟著韓忠,直到對方從舞陰小城的西門出城。待到對方走遠了之後,才安排人把守西門,兩人回醫館,向劉正覆命。
劉正問:“漢升,發生了什麼事情,怎麼沒有按照原定計劃開啟城門?”
黃忠說:“校尉大人,咱們的計劃,已經讓韓忠身邊,那個姓徐的少年識破了。要不是主力的速度夠快,只怕咱們那五十幾個人,一個都回不來了。”
郭嘉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黃忠說:“裝扮上沒有問題,問題出在神弓營戰士的精氣神上。還有就是集結的時候,被韓忠瞧見了。”
劉正說:“好一個敏銳的少年,姓徐,難道是他……?”
郭嘉問:“校尉大人,你認識那個少年?”
劉正說:“要是我猜得不錯,少年應該是穎川長社人,姓徐名庶字元直,不知道怎麼回事,就來到這舞陰小城中,還陰差陽錯的,替韓忠出謀劃策。”
黃敘說:“校尉大人,你也太厲害了。不錯,那韓忠,確實稱呼少年為元直,應該就是,你口中說的那個人。”
郭嘉問:“知書,你是怎麼聽到韓忠與少年的對話的。”
黃敘回答說:“準確的說,是看到,而不是聽到的。”
眾人忙問其中的緣由,黃敘只好解說一番。
原來興漢軍大戰田家堡之後,從黃巾軍逆賊的手中,把自咬舌頭的田豫拯救了出來。
在華佗把田豫,帶回南山城醫治期間,黃敘見兩人年歲相當,就有意結交。
田豫舌頭受創,無法開口說話,又嫌棄,紙筆交流太麻煩,於是就讓黃敘學起了啞語。
最先開始學習的部分,就是唇語,簡單的說,就是望唇辨音。
黃敘為了友誼,下苦功夫學習唇語。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讓他學成了。
如今卻在舞陰小城之中,派上了用場。
劉正總結說:“莫道學習無益,用時方知恨少。”
眾人點頭稱是,掀起了一股,學習啞語的熱情。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