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焉讀完信之後,望著同桌的劉正等人。
劉焉問:“伯圭,你怎麼看?”
公孫瓚說:“大人,烏桓近日蠢蠢欲動,白馬義從不可輕動!”
公孫瓚很清楚,青州多山,騎兵到了那裡,就會進退失據。與其出幽州丟人現眼,不如管好自家的一畝三分地。
鄒靖說:“大人,既然收到了求援信,不管咱們心裡是怎麼想的,這兵得派,否則就會落下話柄。不如讓我去青州走一趟?”
劉焉說:“也好。”
劉正見劉焉,並不熱衷於增援青州,於是就對他說:“明公,青州與幽州,隔河相望,唇齒相依。如今青州黃巾軍勢大,若是不及時出兵,一旦青州有變,幽州也難以置身事外。我願意帶著興漢軍的將士們南下,爭取安定青州,讓那裡的黃巾軍逆賊,無法北望幽州。”
劉焉說:“佑興剛經歷了兩場血戰,將士們都疲憊不堪,繼續南下,身體受得了嗎?”
劉正說:“為了天下大義,興漢軍上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劉焉問:“佑興需要我做什麼?”
劉正說:“天下黃巾遍佈八州土地,我願意以討伐黃巾為己任,爭取早日,肅清地方上的黃巾軍,重新過上太平日子。我雖然小有名氣,但是卻僅僅是在幽州,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身份,好在南征北討的過程中,少一些阻力。我想請明公修書一封,讓我有機會,見識一下漢室的將軍們。更想要到盧師帳下,效力一段時間,略盡孝道,還望明公成全!”
劉焉見劉正主動帶兵出征,心中大喜,對於他修書一封的請求,也慨然應允。當即便提筆寫下了書信,為了增加這封信的公信力,還特意加蓋了幽州刺史部大印。
劉正得到了出兵青州的許可,和劉焉的親筆介紹信之後,也沒有心思繼續參加宴會了,打斷了正在敘話的趙雲和張任,喚醒了微醉的郭嘉,連夜回到了南山城。
當天夜裡,劉正召開了擴大會議,對與會眾人說:“各位兄弟,我已經拿到了,幽州刺史府的任命,即將開赴青州,這一走,只怕要數年之後才能回來,想要對第一個五年,作出相關的人事安排。”
劉正決定,留守南山城的人選為,在討伐黃巾軍中,積功升職的高覽,作為南山守備團團長。
田家堡的部隊,整編成第三軍,軍長為蔣欽,主要負責軍校的相關工作,以及地下糧倉的保衛工作。
樂陵關守關部隊,整編為第四軍,軍長為方悅,主要負責監控各地,防止山賊流寇破壞。
界橋城的部隊,整編為第五軍,軍長為郝昭,主要負責橋頭堡的建設,同時監控黑山方向的,張牛角部黃巾軍。
平原城方向,整編為第六軍,軍長張合,開荒屯田,作為防備北方異族的第一線。
北山礦場的勞動改造營,由周倉接手,蕭規曹隨就可以了,抓緊對黃巾軍俘虜的思想教育,永不動搖。
海軍甘寧部,可以放心開海,只要後勤沒有問題,編制放開限制。
趙雲的白馬親衛,擴編成軍,依舊保持著第一軍的番號,可以嘗試著試探性進攻烏桓,為興漢軍撈取足夠多的話語權,賈詡調任第一軍參謀長,負責居中協調,守衛興漢軍的根據地南山城,及其周邊地區。
魯肅依舊留守南山城,總攬一切政務。
各新編制的軍,要保持一個強有力的戰鬥團,條件成熟之後再完成編制,預計完成編制的時間為五年,這是以後幾年的,整軍工作重點。
除了南山城之外,其餘各地一律軍管,實行軍事優先的管理原則。
劉正終於開始有大動作了,十萬黃巾軍俘虜,一旦轉化為戰鬥力量,興漢軍就可以完成佈局幽州,把界橋城以東的大片土地,變成興漢軍的地盤。
劉正打算用五年的時間,建立六萬人以上的陸軍部隊,兩萬人以上的海軍部隊,以及一萬人左右的兩棲戰隊,天衛團升級為天衛軍。總兵力突破十萬,成為幽州的決定性力量,好應對即將到來的天下局勢。
劉正的安排,不僅暴露了興漢軍的實力,還引起了四世三公的袁家的關注。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