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主要的是——製作竹簡的工序繁雜,需要大量的時間。
難怪學有所成者寥寥無幾,文化知識的傳播受制於傳播載體和速度的限制。
那劉備為了尋訪名師,不惜巧取豪奪劉正家的族譜,就是為了得到一個名正言順進入京師洛陽的機會。
這千里迢迢只為學,師門立雪見證其誠心。若是身後沒有足夠的財力和物力支援,是沒有辦法安心就學的,忙於俗務而誤了學業,自然會令恩師不喜,最終令師門蒙羞。
劉正心想,想要實現人人有書讀的夢想,先要降低就學的成本。
然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必須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富民,家有餘糧,才能把少年人從協助父母養家餬口中解救出來,衣食足而知榮辱,這是就學的前提條件。二是造紙術的革新和活字印刷術的提前面世,文化傳播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受制於這兩個方面,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讓更多的人有條件讀書。三是打破世家的文化壟斷,敝帚自珍是傳統惡習,再加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讀書識字,而在這讀書識字的人當中,學有所成的儒生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正心想,若是有條件的話,再現百家爭鳴的盛況才是努力的方向。
天氣回暖,劉正對劉義的軍事訓練也正式展開了。按照後世新兵訓練的辦法,結合漢代人那強悍的身體素質,訓練的強度提升了十倍。
苦逼的劉義,前面十天除了吃飯和僅有的三個時辰睡覺時間,其餘的時間都是在站軍姿。
安排好劉義的訓練內容之後,劉正也開始了自身適應性訓練。作為一名資深的穿越家,他非常清楚,在這個亂世即將到來的東漢末年,想要有一番作為,個人武力是必不可少的硬性指標。
劉正嘗試著溝通興漢小精靈,在經歷了一番厚顏無恥的拍馬屁之後,成功的從百科全書中獲得了楊家的暴雨梨花槍法。
為了紀念這一刻,劉正把伴隨著自己穿越而來的雙屬性長槍命名為梨花槍,開始了日復一日的練槍生涯。
一個月之後,劉正的槍法進入了初窺門徑,武力值也有了質的飛躍。
此時此刻,劉義也完成了基礎訓練,為了表彰他的進步,劉正把祖傳的殞神槍賜給了他,同時開始傳授他暴雨梨花槍法。
兩人上午讀書,下午習武,晚上則討論總結一天所得。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劉正來到樓桑村已經有六個月了。此時的他,完全適應了漢末的生活,對於相關的歷史事件和人物都已經熟記於心了。
與此同時,劉義的暴雨梨花槍法也進入了初窺門徑的階段,文化方面,按照劉家祖傳的測試標準,也達到了秀才的水平,有資格稱為士子了。
劉正完全掌控了自己的身體,暴雨梨花槍法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略有小成,在這個時代也算是有了自保之力。
劉正心想,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是時候出門闖蕩一番了。
這天清晨,劉義按照往日的習慣拿出絲帛,開始溫習前一天的功課。
劉正打斷了他,對他說:“今天不讀書了,你去準備一下,我們進行為期一年的遊學。”
劉義不解,忙問道:“公子,在家讀書習武不就好了,農忙時節還可以下地耕作?”
劉正不想浪費時間,於是就說:“我們還算家資富餘,困守在這個小山村裡,能夠有什麼出息,連那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劉備,都知道出門求學,我又怎麼可能自甘墮落,快去辦吧,這次遊學,你和我一起去,把家裡的一切都安排好,明白了嗎?”
劉義聞言大喜,忙回答說:“公子放心,一切有我!”
吩咐完劉義之後,劉正就開始規劃起了遊學的路線,想著這一時期的謀臣武將決定由幽州入冀州,再赴幷州,轉至涼州,南下漢中,東訪荊揚,北上豫州,取道京師,進穎川,過徐州,繞道青州,泛舟北上,重回家鄉。
劉義果然不負所望,斥巨資從北地商販手中購得良馬兩匹,還準備好了路上吃的乾糧。
第二天,兩人悄悄的出了樓桑村,正式踏上了遊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