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孫策之死一事被邵曉瑜如何安排,先暫且放在一旁,現在先說明下天下大勢好了;而要說明這事,就得先將這時的十三州分別在誰的掌控中開始說起。
涼州,乃是韓遂割據之地,雖然曹操曾多次派兵攻打,可是在西涼鐵騎‘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的防衛下,曹操的攻勢最後都以失敗告終,甚至還折兵損將了不少。
在北有袁紹、南有孫策的情況下,先將涼州放在一旁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而青州、冀州、幽州這三州,此刻則是袁紹所佔領的。
說起來,在真正歷史上,袁紹這時應該還有幷州才是,可誰讓天譴軍過於霸道了呢?
npc軍隊是很能打沒錯,但再怎麼能打,npc都是要吃飯的。
在所有山頭都連成一片的情況下,袁紹軍隊根本不可能有補給線可言。
打了一次,因著糧車被劫而失敗沒反應過來是情由可原,但兩次、三次都因此而失敗後,再遲鈍也該反應過來了吧?送兵也不是這麼送的。
一開始,知道幷州被‘山匪’控制後,袁紹手下許多的謀臣都建言,打下此處好增進民間威望,而且袁紹也很認可這建議。
然而,山匪的武力有點超標這點,卻讓他最後不得不忍痛做出放棄幷州的決定。
──先攻山再打城這是個很不錯的想法,然而糧草依舊是他們越不過的問題。
即使一開始,比較猛的npc軍團能連續攻營拔寨,可過了幾日沒有補給後,袁紹大軍仍舊只能選擇撤退。
以天譴軍在幷州多年的籌謀,袁紹大軍內怎麼可能有人比他們更加熟悉地形?
窮寇莫追的上一句是啥?是逢林莫入。
人家山匪意指玩家)擺明了就是要靠著地利來要跟你耗到底,袁紹除了放棄又能怎樣?要知道,南方還有曹操這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心腹大患在呢!
如若有朝一日他真能逐鹿中原,那到時再回過頭來解決這些山匪也不遲,反正這些山匪也正好阻隔了西涼的軍閥、韓遂,讓他們輕鬆不少。
而荊州、揚州二州,此刻皆已經納入孫策的版圖中了,過程、原因都已經在上面說過,這裡不再贅述。
兗州、司州、豫州、徐州,則在曹操的掌控之中,過程也不再贅述,反正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那套。
至於西方的益州劉璋、南方的交州張津……這等偏僻之地,因著離皇城太遠,根本沒有諸侯會想要碰好不?至少,在現在各方都有強敵環繞的情況下,沒人會想理這種鳥不拉屎的鬼地方!
瞭解完各州情況,那接下來的部分就比較好說了。
在這裡,為了不讓描述過於複雜,只以最後的三大勢力、魏蜀吳來做說明。
首先,先來談一下目前跟邵曉瑜關係最大的東吳。
一開始的東吳,其實勢力並不怎麼大。
孫堅雖然是一位東漢名將,可是在他公元192年死於追擊黃祖殘部之時,孫家仍舊只是個世家罷了。
而若要說起東吳一切的開頭,那就得要從江東小霸王、孫策開始說起了。
孫堅遇難時,身為長子的孫策年紀約莫不過十六、七歲罷了,然而在知曉自己在父親倒下後,身為長子的他知道,自己該撐起孫家的大梁!
因此,他便告別家中長幼,一路北上來到自家父親的原本老闆、袁術這兒。
在投奔之初,袁術跟孫策的相處還算愉快,畢竟孫堅的有勇有謀就擺在那,虎父無犬子嘛!
可是呢,孫策在袁術麾下還沒多久,這段蜜月期很快就結束了。
而結束的原因,並不是孫策的問題,而是來自於袁術的猜忌……
如果說,袁術的優柔寡斷跟袁紹有的比,那他的多疑恐怕就與曹操相去不遠。
孫策能力越強、袁術就越忌憚他,到後來袁術甚至多次反悔、他原本答應孫策的事!
而說好的九江不給他就算了,連他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廬江都拿走,孫策哪能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