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難就難在你們都是戰功卓著的老將,都是朝廷倚重了幾十年的人。”
“若是相互間有了統屬,分出了上下,每個人就是嘴上不說,心中也難免生出意氣來。”
“你們幾個也不必多心,這也是人之常情,朕沒有責備你們的意思。”
“偏偏朝廷與俄國這一戰是舉國之戰,無論對我們還是對敵人,這一仗都是關乎國運的一戰。”
“不只是我們,俄國也必將會不惜傾盡國力來打這一仗,絕不會甘心讓我們從他們手中把西伯利亞奪了去!”
“他們新徵召的十五萬兵士已經在託木斯克集結完畢,現在前線的總兵力已經比我們更多了!”
“可是,你們和朕一樣清楚,這場舉國之戰,從圖爾蓋河到鄂爾齊斯河,從比斯克要塞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要塞。”
“戰線拉了幾千里長,各處軍隊本就不相統屬,若再沒有一個人指揮全域性,這仗可怎麼打?”
“咱們君臣明白這個道理,伊麗莎白又何嘗不明白?但是朕敢來到這科布多,卻算準了她絕不敢走出聖彼得堡!”
“因為俄國這些年的政局本就不穩,自彼得一世之後,十六年內換了五個皇帝,現今的這個伊麗莎白就是前年透過一場政變才做了女皇。”
“朕想她現在身在皇宮裡都害怕一覺醒來皇位就成了別人的,更別說離開聖彼得堡,走出幾千俄裡到前線來指揮作戰了!”
“這就是她的死穴了!”
“朕親臨這裡激勵將士,同仇敵愾,而敵軍是屢戰屢敗,士氣低迷;”
“朕在這裡居中指揮,協調各軍,而敵軍則是互不統屬,各自為戰。”
“在士氣和作戰這兩方面,他們都無法與我軍相比,所以朕算準了,這一戰俄國必敗!”
“這仗要麼不打,只要一開打,就務必把烏拉爾山以東的敵軍徹底殲滅!”
“然後幾路大軍揮師西進,陳兵烏拉爾山,直逼敵人最後一道防線,迫其就犯。”
“到時他們若是識時務也就罷了,若再不知好歹的跟朕來死磕,轉過年朕再調來十幾萬人馬。”
“咱們五十萬人馬大舉西征,一鼓作氣打到聖彼得堡去!踏平了它!”
“朕本不想亡它,但它若是一味的自尋死路,朕也只能成全它了!”
乾隆的一番話說得在座的眾人血脈僨張,慷慨激昂!
老策稜顫抖著雪白的鬍鬚說道:“皇上既然把話說到了這個份兒上,老臣還能有什麼話說?”
“皇上雖未親臨兩軍陣前,但這也如同御駕親征了!”
“風燭殘年還能再供皇上驅馳一回,再為朝廷出把子力,在皇上的指揮下痛痛快快的打上一仗,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老臣死而無憾了!”
喜歡潛伏在大清請大家收藏:()潛伏在大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