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張廷玉開口道:“臣以為和親王所言成理。臣雖不懂軍事,但打仗和談判都是為了達到目的,談談打打,打打談談。”
“能透過談判達到目的,自然就省了許多事情。談不下來再接著打,只要實力過硬,終歸能達成所願。”
“你們說的都對,”乾隆道:“朕也是這麼想的,和談備戰兩不誤。估計他們也一定是這麼想的,也正在這麼做。”
“弘曉你們兵部只當沒有和談這回事兒,向克孜爾運送的彈藥補給等一應軍需一樣也不能少,一日也不能延誤。”
“等和談結束了,西伯利亞的水路都通航了,咱們北海水師的戰船也該下水了,所以現在談談也不是壞事。”
“現在要定下一個主持和談的人來,”乾隆思量著道:“前線的將帥不宜分心,也不適合參與談判。”
“要有人專門負責談的,有人專門負責打的,這樣才能在談的時候笑的出來,打的時候毫不手軟!”
“朕想好了,著傅恆為欽命會商大臣,專司與俄國和談事宜。”
“訥親讓禮部給俄國外務部回信,說我們同意和談,並已經任命北疆提督傅恆為欽差大臣,主持和談一事。”
“讓他們國家派出對等的大臣,到伊寧來與傅恆談判。”
“皇上,”訥親道:“傅恆北疆提督的衙署就在伊寧,讓俄國派人到伊寧來,談判還未開始則高下已見,彼方許是會提出異議。”
“哼!高下早就分出來了!”乾隆冷笑道:“戰場上打不起了才來乞請和談,對他們來講,即使談成了也無異於城下之盟。”
“手下敗將,哪裡容得他們有那麼多的挑揀?談判地點就定在伊寧,沒得商量!”
“要談就到伊寧來談,不談就回去準備充分了,接著來打!告訴他們,我們隨時等著,奉陪到底!”
“你不妨讓禮部在信中直接告訴他們,因為這是第一次和談,朕體諒他們遠來艱辛,特地指定在伊寧和談。”
“可是朕犯不著總是體諒他們,如若這次談不成,等他們下一次再請求和談時,地點就不再是伊寧了。”
“讓他們要到北京來談!朕先給他們提個醒,勿謂言之不預也!”
見皇上的話沒有一絲的餘地,訥親忙道:“奴才遵旨!待禮部擬出文稿後,奴才進呈御覽,請主子裁奪。”
乾隆喝過一口茶,放緩了口氣道:“既然人家先放低了身段兒,咱們也少不得要拿出點兒誠意來。”
“給張廣泗寫信,命他差人將擊斃的那五具俄國將領屍身妥為送往伊寧。”
“在談判開始之前就交給俄方來人領回,不管談得成談不成,咱們都仁至義盡了!”
“還有,讓禮部和商部將這事情知會給各國的使節和商務代辦。”
喜歡潛伏在大清請大家收藏:()潛伏在大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