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弘治三年1490年),阿黑麻率軍徹底擊敗馬合木派來征討他的大軍,從此正式脫離察合臺汗國,建立了自己的汗國,史稱“喀什噶爾王國”或“吐魯番汗國”。
阿黑麻是一位很有作為的汗王,他在位期間國泰民安,兵強馬壯,還曾兩次擊敗強大的瓦剌,作為汗國都城的安樂城,其堅固程度可以想見。
準噶爾建立汗國後,曾一度控制安樂城,清朝與之反覆爭奪,安樂城數度易主。
雍正十年1732年),噶爾丹策零派大軍進攻安樂城,將守城的清軍擊潰,從此就一直佔據著,至今已有十年之久,其間還數次加固城牆與防禦。
噶爾丹策零的長子喇嘛達爾扎有勇有謀,少時曾出家做過喇嘛,所以才得了喇嘛達爾扎的名字。
喇嘛在藏傳佛教中本就是“上師”、“上人”的意思,在上至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無不篤信黃教的準噶爾汗國,喇嘛本就非常受人尊重。
喇嘛達爾扎雖是噶爾丹策零的長子,卻因他的母親出身低賤而從小飽受歧視,所以他長大後懂得憐貧恤苦,對底層的窮苦百姓親近和善,因而深受兵士擁護。
然而這些對傅爾丹來說都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安樂城與科布多有一個根本的不同之處。
科布多城原本就是因為與準噶爾交戰的需要,才在雍正八年修建的,名雖為城,但其實就是一座兵營要塞,建成以後就沒居住過百姓。
而安樂城建成幾百年,現今城裡不僅有五萬準噶爾守軍,更有兩萬多各族的百姓,這才是讓傅爾丹最頭疼的。
喇嘛達爾扎有足夠的時間,早就做了充分的守城準備,光是城中的糧食就足夠所有兵士和百姓吃上一年有餘。
傅爾丹的大軍抵達安樂城之後,起初定下的計策是將準噶爾軍隊引出城中決戰,然後用來復槍和臼炮一舉將其殲滅。
可是喇嘛達爾扎遵照父汗的旨意,任憑清軍如何挑戰,就是堅守不出。
傅爾丹無奈,只得命大軍將城團團圍了,再思量破敵之策。
他也命人砍伐了大量樹木,做了幾百個高高的木塔,在安樂城四周距城牆兩百步遠近的地方矗立了起來。
可是當他親自登上木塔,用千里眼向城裡仔細觀望時,他的心登時涼了半截。
這喇嘛達爾扎也真是個厲害角色,他竟然將兵士的營房與百姓的民居夾雜在了一起!
兵士們出入營房,或是上街巡查,都與各事生業,往來行走的百姓混在一起,木塔上的兵士舉著槍瞄準了城中的兵士,愣是不敢扣動扳機。
傅爾丹命找來蒙古兵士,站在塔上向城中的百姓高聲喊話:“城中的百姓你們聽仔細了!”
“大清的軍隊已經將安樂城團團圍住,戰事一觸即發,爾等百姓備好糧米,好生呆在家中,不得隨意上街走動,免得誤傷了性命!”
可是,任憑上百個兵士喊破了喉嚨,城中的百姓竟充耳不聞,像完全沒聽到一樣,依然不緊不慢的上街買菜閒逛,支起攤來做生意。
喜歡潛伏在大清請大家收藏:()潛伏在大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