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兩人俱都無語,過了一會兒,傅恆問道:“大帥打算如何安排下一步的行動?”
嶽鍾琪道:“明日再休整一天,後天拔營西進,一路掃滅叛軍殘餘,一路向固勒扎進兵。”
“那科布多城這裡該怎樣安排?”
“科布多的位置歷來重要,”嶽鍾琪道:“即使朝廷平定了西北,這裡正北不遠處就是與羅剎國的邊界。”
“羅剎國與準噶爾之間一直就因為疆域問題明爭暗鬥,齟齬不斷,這幾年羅剎國在邊境一帶不斷增兵並修築要塞,用意再明顯不過了。”
“在西邊這裡,原來有準噶爾擋在咱們與羅剎國之間,所以才相安無事。”
“等咱們平定了準噶爾後,大清的疆域就與羅剎國接上了,接壤的地方犬牙交錯,說不清楚的地方多著呢。”
“更何況羅剎國曆來貪心不足,慾壑難填,無一日不想著多佔上他國一些土地。”
“六爺你瞧著吧,以後和他們有的仗打呢,到時科布多與烏里雅蘇臺構成的防線就首當其衝了。”
“我想把咱們的兵士留在這裡三千人,將準噶爾投過來的兵士也留下兩千。”
“咱們的兵士主要負責守城,兼著巡防科布多到扎布汗河之間的糧道,隨時擊潰準噶爾的殘兵。”
“用這兩千準噶爾兵士把科布多的城牆再好生的加固一下,這城牆根本禁不住大戰。其餘的人都隨大軍西進,六爺以為如何?”
“好,大帥想得很是周全了,”傅恆道:“反正有現成的人手,又有噶爾丹策零留下的這麼多糧食,索性就把科布多城牆修他個結結實實的。”
“再把繳獲準噶爾軍的火炮放到城牆上去,讓羅剎國的人知道這城換了主人,讓他們看到咱們的氣勢,或許會少些覬覦之心。”
“六爺見的是,”嶽鍾琪道:“幾日前炮轟科布多城的時候我就想了,等咱們佔了科布多城,一定要在對著城外那個山坡的方向多架上幾門重炮。”
“將來真到了城池攻防時,絕對不能讓敵人在那個山頭上站穩腳跟。”
“嗯,這個也是要緊的。”傅恆道。
“走吧,”嶽鍾琪道:“咱倆這就回去給皇上寫了報捷摺子拜發了,然後召來眾人將細務議一下,就便佈置下去。”
第二日大軍休整一天,準備乾糧,將糧草輜重補給等一應物品裝車,檢查槍炮彈藥。
翌日晨起,用過早飯,嶽鍾琪一聲令下,大軍便拔營起寨,揮師西進了。
嶽鍾琪派人送往安樂城的人頭還真的幫了傅爾丹的大忙。
這安樂城可不是科布多能比的,它建城已經有幾百年了。
大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東察合臺汗國的大汗羽奴思死後,他的長子馬合木在塔什干即汗位。
一些大臣不服馬合木的統治,便擁戴了羽奴思的小兒子阿黑麻為汗,佔據了蒙古斯坦的廣大區域,定都安樂城,與馬合木分庭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