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開學第一天,乾隆帶著富察皇后和芷蘭來到了暢春園。
這是他第一次來這裡,他對園子裡的湖泊山石,亭臺樓閣都不感興趣,卻把大學堂已經建成的部分,甚至正在建造的工地都看了個仔細。
開學典禮上,乾隆先作了訓示,接著軍機處,學部和大學堂的官員分別作了講話,幾千年來第一所綜合大學就正式開學了。
放開海禁,得到了沿海各省的積極嚮應,因為不僅能帶來交通上的便利,還可以為地方上帶來不菲的收入。
九月,廣州、漳州、寧波、上海四個海關相繼開關,貨物進出口自由往來。
由於幾個月前就已經昭告天下,各路商人們都做好了準備,剛一開關,進出貨物量就一路上揚,海關的厘金收入也是水漲船高。
十月,沿海各港口陸續建成通航。由於人們對坐海輪的恐懼心理,敢坐海輪的人還不多,客運量少得可憐。
但為了賺錢的商人自古以來就是膽子大,不懼風險的。由於海運貨物運費低,時間短,所以大受商家歡迎,貨運量節節攀升。
這天頭晌,議過政務後,親王、軍機大臣們都退出了養心殿。
弘晝留下了,從懷裡掏出一份摺子雙手捧給乾隆,說道:“皇上,這是臣昨日去看十七叔,他委託臣轉呈皇上的。”
“哦?”乾隆接過摺子,放在小几上,問道:“十七叔說什麼了?”
“天涼以後,他的病更重了,走路都有些吃力了。他說身子骨實在頂不住了,奏請辭去所有本兼各差。”
“還說因為自己年紀小,沒趕上聖祖爺南巡,所以一直以來有個夙願,想去江南看看。現在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了,想在有生之年,實現這個夙願。”
“也巴望著江南不似北京這樣冷,到了那邊兒,他的病能好過些。因不奉旨不能出京,所以讓臣代為叩請恩准。”
“準了。”乾隆道:“你去跟十七叔說,差使的事不要他操心了,叫他出去好生將養,家裡面我們自會照應著。這時節運河上船少,叫他坐船去,能少些辛苦。”
“叫軍機處行文給兩江總督,安排好果親王在江南一應事宜,明日我再差人送去些程儀。”
弘晝正要辭出去,乾隆又道:“老五,你再跑一趟,去宗人府傳旨,把十叔、十四叔都寬釋了吧,都是一把年紀的人了。”
“遵旨,”弘晝應著,卻沒有馬上走,略作遲疑,又道;“皇上,十叔、十四叔奪爵圈禁多年了,一大家子人,全靠宗人府那點銀子……”
“你說得對,都是聖祖爺的骨血,他們過得不成樣子,咱們臉上也不光彩。”
“明天朕就下旨,著封十叔、十四叔奉恩輔國公,這樣既有了身份,也有了俸祿。等得空了,我也去看看兩位叔叔,再賞賜一些,日子也就過得了。”
“皇上放心,臣弟自然也會常照應兩位叔叔的。特別是十四叔,打小就疼咱倆,見到龍潛時的先帝爺都沒有笑容,見到咱倆,從來都笑得什麼似的。”
“好,就是這話,去和兩位叔叔說,好生將養身子。終歸是一家人,不管以前如何,都是上一輩人的事,我們兄弟自然不會掛心。”
“希望叔叔們也不要總是窩在心裡,若有什麼話說,可讓你代奏進來。”
喜歡潛伏在大清請大家收藏:()潛伏在大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