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這一天,幾個小家夥都跟著媽媽到太白樓去了。孩子們喜歡到太白樓玩,那裡常常有叔叔嬸娘伯伯伯母喝酒,也喜歡逗孩子們,所以孩子們也喜歡跟他們玩。平常日子,基叔環兒總是陪著孩子們玩,五哥七哥也總有些離不開孩子們。但是今天基叔有點事情要辦,什麼事呢,說起來也是老人們的後事,這人老了,往往喜歡考慮後事。龍標一帶有山歌:“人在世上莫認真,黃茅坡上老屋坪。有朝一日閉眼去,老屋坪裡長安身。”說的是人的生命短暫,只有那死後葬身的地方,才是永古千秋的“老屋場”。今天基叔就是要去看看他們四人百年之後的“老屋場”。
基叔拄著他的“龍頭柺杖”在前面走,環兒緊跟在基叔後面,五哥七哥在環兒的兩邊,一路說些笑話。此時他們正議論著基叔的“龍頭柺杖”:
“基叔這龍頭柺杖還好使吧?”七哥這麼問。
“這柺杖沒什麼好不好使,只要用起來順手,跟普通百姓用一根棍子拄著也沒什麼兩樣。什麼龍頭柺杖,壽星柺杖,精美花梨木柺杖,都只是一種顯示身份的東西,它們的作用還不都是為了幫助走路。”
“你這龍頭柺杖怕是龍標最高階的吧?”
“這還用說?這龍兒選的貨,肯定是最好的了。”
“聽說皇帝爺都是用龍頭柺杖,基叔你就是應該用龍頭柺杖。”
“現在不比當年,我早已不是皇帝爺了,還提那些幹什麼。”
“噯,聽說秦始皇帝登泰山用的也是龍頭柺杖,那根柺杖如今還作為珍貴歷史文物存放在大唐皇家文物陳列館裡面,基叔你看到嗎?”
“怎麼不看到?那根龍頭柺杖全部用黃金鍍成,價值連城哪!”
“基叔你這根柺杖是什麼木材做的?”
“從木質的紋路看來,好像是花梨木。據說花梨木做柺杖最好,所以龍頭柺杖一般都是用花梨木做成。”
“對了,上次我看見一位老人的龍頭柺杖上面還題有文字,基叔你這柺杖上面有字嗎?”
“怎麼沒有呢?”基叔把柺杖橫拿起來讓大家看:“你們看,這上面的文字還是一首詩呢,寫的是:‘純孝感天地,至情傳古今。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兒親不待。’後面還有這柺杖的製作行當‘孝心堂’三個字。”
“不知這孝心堂在什麼地方?”
五哥忽然想起,當年與基叔環兒和七哥一起來龍標的時候,在洪州看到一個柺杖行當,正門上面的題名是“孝心堂”,原來這柺杖來自洪州。於是說道:“我記起來了,這柺杖來自洪州,環兒你還記得嗎?那年我們四人來龍標,在洪州不是看到一個‘孝心堂’嗎?”
五哥這麼一提醒,環兒倒想起來了,那“孝心堂”真的有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柺杖,“龍頭柺杖”只是其中的一種。
其實,這柺杖真的式樣繁多,最有名的也有好幾十種。除了龍頭柺杖,還有雙蟾蜍柺杖、老壽星柺杖、白金柺杖,還有什麼四腳柺杖、坐式柺杖、康健柺杖等等等等。
四位老人一邊走路一邊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就來到一座山的山腳。基叔說,幾年前他跟博老先生到過這座山上,聽博老先生說,這座山名叫虎頭山,這山上有一個地方風水很好,今天來這裡再仔細看看,把我們四人的風水地定下來,把地方買下來,不要到時候臨時抱佛腳,隨便找個地方就埋下去了,對子孫後代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