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現在大家已經到了學堂的大門口,只見大門兩旁掛著一副對聯,寫的是:“高士曾留千秋名,萬代後昆思皇親。”基叔心中微感訝異,這對聯怎麼寫到跟皇家沾親了呢?且走進去看看再說。
學堂的佈局有點類似北方的四合院,中間是一個庭院,左中右三方有房子環繞,不過環繞庭院的房屋有兩層,裡面一層都是平房,外面一層都是兩層樓的樓房,形成一種內低外高的佈局,看起來頗有一種獨特風格。
屋頂採用的是傳統式白色挑簷,所有屋角都有白色翹角。窗戶全用花鳥雕刻,整個房舍顯得古色古香,具有中國傳統建築的藝術美。
正當大家被這校舍的建築風格所吸引的當兒,幾位頗有風度的先生從正中央的一間房子裡走了出來,於是一番頗有禮節的客套就開始了。大家一邊說話一邊走進那間房屋,原來那正是先生們給學童們報名登記的地方。
按照慣例,先生們總要給學童們出一些題目,以考察學童們的智力以及在家庭裡受到的教育情況。這小龍崽小鳳兒兩兄妹開始還有點膽怯,但先生們出的那些題太容易,小龍崽和小鳳兒幾乎是毫不思索便流利地回答了出來。
於是幾位先生一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基叔對先生們說:“二個小淘氣人倒是聰明,還望各位先生多多栽培!”
“好!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實乃為師之樂也!”一位先生竟然高興地感嘆起來。
幾位先生見今日來的幾位人才不俗,尤其是這位年長的男子,一派異人福相,那位年輕女人分明貴婦人模樣,心中早有幾分疑惑,想這龍標豈有此等人物,往後必有異事出龍標焉。但猜測畢竟是猜測,當他們問起:“在下鬥膽,敢問學童家主人……”的時候,基叔急忙回答:
“啊喲,鄙人姓李,早年在北邊經商,半生蹉跎,一事無成;後漂流江南,亡命五溪,終定居於龍標,已歷七八載矣。”
“原來先生曾廣遊天下,見多識廣,吾輩蝸居邊陲,鼠目寸光,學堂教化之事,還請隨時指教!”
“豈敢言指教?吾觀貴校鳳儀,頗為不俗,此地立為學堂,定有淵源。就這學堂房舍,頗有講究,鄙人愚鈍,不明其中奧秘,各位先生能否開吾茅塞?”
基叔終於把話題轉到了學堂房舍方面。這時一位較年長的先生向基叔講述了學堂房舍的來歷:
“要說這學堂房舍,倒還真的有些淵源,這裡原是本朝大長東陽公主的棲身之所,只因……”先生剛剛說出這一句,基叔和環兒同時暗暗吃了一驚,心想這是怎麼了?怎麼這龍標處處跟我大唐皇家有淵源?前番發現了東陽姑婆的墳墓,今天又鬼使神差地來到了東陽姑婆住過的房間裡來了,你說這世間的事竟然是這般的巧合?
但是那位先生照樣還在說他的歷史:
“只因這東陽公主乃是太宗先皇的女兒、高宗先皇的胞妹,嫁給了皇母長孫無忌的弟弟、皇舅家的高履行。正是由於這一層關系,到則天皇帝時候,則天皇帝由於跟長孫皇後家族的宿怨,千方百計地報複長孫皇後家族,東陽公主也因此受了牽連。”先生停了停,繼續說道:
“垂拱年間,東陽公主被謫貶到了這裡,同她一起來的還有兩個兒子高璇、高瑾和孫子高紹、高術、高丕、高遷等一大幫人馬。這一大幫人馬一開始住進了一個客棧,你們想想,這麼一大家人怎麼能長期住在客棧裡面呢?於是那時候的龍標地方縣府出頭為他們一家籌措修建房舍。”
先生略停了停,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