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走莫孓一邊回憶這次的任務還要分心觀察周圍的情況。
幫助劉木匠的婆娘養活兒子長大,讓他奉養母親不要客死他鄉。
莫孓認為從這句簡單而資訊量略大的話裡可以分析得出,劉木匠已經死了,看樣子即使自己達成任務完結條件離開這個世界,劉木匠也不會再出現。
否則他不會要求讓劉木墩奉養母親。
同時莫孓還得出結論就是,這位劉木匠的婆娘、劉木墩的母親結局應該也比較悲慘。
其實這個看似簡單的任務拆分開來,是三個任務。
第一,幫劉木匠養活兒子長大這個是必須要莫孓親自陪同的,所以這個任務的時間應該不會太短。
第二,不要讓劉木匠的兒子離開本地死在別的地方。
第三,要讓劉木匠的兒子孝順,能有奉養母親的能力,這個過程莫孓不是必須要參與。
理順了這些東西之後,莫孓已經邁步進入了小張村。
這個時候還沒有後世那些花樣繁多的各種照明用具,更不用說什麼ed燈,節能燈,小村子幾乎家家都是最原始普通的白熾燈,在夏日的夜晚瀰漫出一抹昏黃的暖色,卻意外的令人覺得安適,起碼在莫孓眼中。
他遠遠站著,看著那些或石頭壘砌或紅磚搭就的農舍裡,不時有女人呵斥孩子快點吃飯、父親拎著笤帚給兒子炒制愛心晚餐等等不算太和諧的鏡頭湊成了和諧的山村之夜。
莫孓的符戒裡面還有當初他去高家墳村時購買的那些東西,符戒除了儲物功能之外還是零耗電的節能冰箱,如果實在不行就算露宿山中莫孓也有睡袋、毯子和食物可以應急。
可是露宿並不能讓他知道劉木墩的住所,更不能讓他接近自己的任務目標。
借宿才是明智的選擇。
在緹蘿迦的建議下,莫孓選擇了一戶只有老兩口的破舊農舍,沒有院牆,只用高粱秸和木棍混合做成的籬笆圈起來算是個院子。
院門也沒有,而是用木棍和高粱秸做成一個半米高的柵欄用來阻擋一些小型野獸家禽。
其實根本沒什麼作用。
莫孓邁步走進院子,房子雖破舊,收拾的卻很乾淨整潔,他伸手輕輕拍了拍門,一個老頭問道:“誰啊,門沒栓,自己個兒進來吧。”
屋子裡果然如緹蘿迦所說,只有一對年逾花甲的老頭老太太剛吃完了飯正準備收拾碗筷。
老太太看見莫孓進來倒是多看了兩眼他那張臉。
“大爺,大媽,我是來山裡走親戚的,不小心迷了路,誤打誤撞到了這,不知道您能不能讓我在家藉助一宿。”莫孓問道。
“行啊,不嫌棄這屋子破就行,小夥子,我聽你這意思……是還沒吃飯吧?”老頭問莫孓,卻一低頭髮現了悄無聲息躲在莫孓腳邊的緹蘿迦,語氣一頓仍舊問了出來。
“嗯,沒吃呢。”莫孓儘量做出一副疲憊不堪、飢腸轆轆的樣子。
老太太這時候也看出了地上那隻禿毛怪其實是隻黃大仙,瞬間詫異的睜大了雙眼卻並沒有過多言語。
老頭對老太太吩咐:“去把鹹菜撈點,再炒個雞蛋。孩子你別嫌棄,我這剛好還剩了點飯,將就著對付吃一口吧。”
後面的半句話是說給莫孓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