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轉眼已是六月。
天氣變的炎熱,稻穗成熟,地裡一片金黃。
勞作一年的百姓,終於等到了收穫的季節,都喜笑顏開,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
根據上黨郡官府發出的公告,百姓種地所得,不用向官府納稅,皆為自有財產,這就意味著,他們從此不用再愁吃不起飯。
雖然這有些荒謬,但黃巾軍的所作所為,都讓百姓們不得不信服,連錢銀都捨得直接發放,又豈會言而無信,收取賦稅呢?
於是,都眼巴巴的望著,等待秋收。
“主公,城守接探馬回報,文和先生、周倉、裴元紹班師回來了,已至十里外。”屋子外,傳來典韋的聲音。
洪南站起身,說道:“走,咱們出城相迎。”
“諾。”
兩人龍行虎步,前往城外。
早在一個多月前,洪南就回到了上黨。
這一路走來,渡黃河、過冀州、入壺關,可謂步步驚險,若不是鐵騎迅捷,來去如風,恐怕就沒那麼容易脫險了。
回到上黨郡以後,他先是瞭解下各地的軍政民生,督促李儒,加緊安置各地流民,準備秋收。
隨後,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到了前方的戰事上。
城外,視野開闊,陽光明媚。
賈詡率領七千之眾,回到上黨郡。
洪南親自出城迎接。
遠遠的,便見隊伍走來,前方豎著周倉、裴元紹的旗幟,旗下三人並排而行。
待進了,洪南走了過去。
“主公。”三人同時下馬見禮。
洪南將三人扶了起來,說道:“都不要多禮,一路幸苦了,快進城吧。”
黃巾軍排著整齊的佇列進城,沿途百姓紛紛跪迎,更有甚者,竟在兩旁磕頭;此絕不是李儒故意安排的,而是百姓自願跪迎!
賈詡笑著道:“主公,跟其他郡縣比起來,我們上黨郡,真可稱得上是繁榮盛地,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如果袁紹到此,必定驚訝。”
“這都是文優的功勞,這幾個月,他怕是忙壞了。”
在一陣陣叩拜、稱頌當中,七千黃巾軍走過無數條街道,前往北校場駐紮。
賈詡、典韋、周倉、裴元紹,在洪南的帶領下,前往郡守府。
正堂內,李儒、張繡、胡車兒、高幹、吳慶早已備好了酒席,相互打過招呼後,都依次入座。
李儒笑著道:“文和,多日不見,你神采依舊啊。”
“那是當然,我一路遊山玩水,好不愜意。”賈詡打量了下李儒,取笑道:“文優賢弟,我怎麼感覺你頭髮白了不少,不會是操心的吧?”
李儒摸了摸自己的髮鬢,反駁道:“胡說,我怎麼可能有白頭髮,我坐鎮上黨,不出門已盡知天下事,猶如太公釣魚,比你還愜意呢。”
眾人一聽,哈哈笑了起來。
“啪!”
突然,洪南臉色陰沉,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說道:“行了,都別笑了,說正事!”
“白繞、畦固、左髭丈八等,為何率兵離去?審配為何突出重圍?雷公、於大目佔樂平,白繞、畦固、左髭丈八佔新興,咱們得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