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眾人更加茫然了...
為什麼要當張燕的矛頭,為什麼要和袁紹開戰?
雖說袁紹因為不想惹事,怕找麻煩,沒派兵來攻,但他還沒有到恐懼的地步,一旦沿途駐軍遭受到攻擊,怕是會立刻反撲,到那時,黃巾軍的處境可想而知?
面對數萬甚至數十萬的袁軍,黃巾軍能有勝利的可能嗎?
一時間,所有人都焦慮起來,疑惑、不解的心思浮上心頭。
饒是賈詡聰明過人,也猜不透洪南的心思,心道:“這不自己找死嗎。”
李儒皺著眉頭,說道:“主公,您知道壺關為什麼叫壺關嗎?”
洪南不解,問道:“為何?”
李儒說:“因為它立於太行山脈之間,山口形似古壺,取名壺關;這種地形,歷來是易守難攻,就我們現在這點兵力,根本沒有攻打的實力;而且...壺關距離上黨郡很近,數日即可增援,即使我們兵力再多,也沒有破關的可能。”
“文優所言不錯,主公,還是改道吧。攻打壺關,百害而無一利,又何必自討苦吃呢?”賈詡也站了出來,拱手勸道。
兩大謀臣,都建議洪南改道前往太行山,按理說,洪南應當採納。但他卻是跟吃了秤砣鐵了心似的,沒有任何動搖。
他道:“即使再難,也必取之!”
“此事不用再議了,傳令各營,五更過後,拔營起行,直取壺關!都去準備吧,別在這待著了。”
眾將領唉息了聲,陸續離開軍帳。想到城高牆厚的壺關,他們心裡都升起一股無力感,這可不是守城,而是攻城,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無法想象。
李儒和賈詡留了下來,他們還是不甘心,想繼續勸說洪南。
賈詡說道:“主公,莫非您是想,據壺關、上黨而自立?”
洪南笑而不語。
李儒插嘴道:“上黨郡地狹民寡,經常遭受黑山軍襲擊,就算佔得,又有何用?主公啊,您就聽我們一聲勸吧,先到太行山脈與黑山軍會合,再圖後計。”
洪南收起地圖,苦笑著搖了搖頭,他心裡想的事,跟賈詡、李儒心裡想的,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
他沉默了少許,沒有正面回答兩人的話,而是問道:“文優、文和,你們覺得,袁紹跟曹操之間,何時能有一戰?”
李儒說道:“曹操剛經歷大敗,實力受挫,正是低潮期,袁紹坐擁幽、並、青、冀四州,傲視群雄,帶甲百萬,若是有人蠱惑進言,不出一年,袁曹之間必有一場惡戰!”
洪南點頭道:“說的不錯,那你覺得,是袁紹勝了對我們有利,還是曹操勝了對我們有利?”
李儒道:“那當然是曹操!”
“袁紹一旦兵敗,河北將大亂,我黑山軍才能趁勢崛起,逐鹿中原,只是...袁紹會敗嗎?”
賈詡呵呵笑道:“我看不會。袁紹的實力,放眼整個天下,無人可以睥睨,曹操也不能!”
如果這話放在曹操奉迎天子後,自是不妥,但現在卻沒有毛病,就曹操那三核桃倆棗的,確實沒有戰勝袁紹的資本。
洪南說道:“所以,我們要幫助曹操,他必須戰勝!只有他勝了,我們才有機會!懂了嗎?”
這也是他為什麼不砸毀那十艘戰船的原因,若是曹操實力受挫太狠,怕是就沒有官渡大捷了,黑山軍也將永無出頭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