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軍向前行走了六十多里,越過白馬要塞,來到一處平原。
洪南下令,大軍駐紮,同時派出多路斥候,探查周圍的情況,等天亮之後,再拔營起行。
中軍大帳。
校尉以上將領都匯聚於此,其中包括劉大金、劉二金、張繡、鄭雄、董帆、吳慶、賈詡、李儒等,分列兩旁,肅然而立。
洪南找了份地圖,一邊翻看著,一邊走了進來。
李儒說道:“主公,卑職有個疑慮,不知當講不當講。”
“講。”
李儒道:“據報,在江邊偏下游的位置,駐有袁紹兩萬大軍,離我們大營北側四十里,也有一股袁軍,實力不弱,可為何我們走了一天,沒受到任何攻擊?莫非他們不知道?或者沒發現我們?”
洪南抬起頭,想了想也是疑惑,說道:“按照袁紹的性子,若是知道有數萬黃巾軍從他地盤上經過,他肯定坐不住,早就調兵遣將,予以進犯了。如今...確實反常。”
“文和,你可知道這其中的緣由?”洪南的目光投向一旁站著的賈詡。
賈詡一臉自信的神態,輕笑道:“主公,我覺得袁紹不可能不知道我們來了,他沒有下令征討,應是有所顧忌,或者畏懼吧。”
“什麼?袁紹畏懼我?”洪南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文和啊,你也太看得起我了,就我這萬餘士兵,在他眼裡算什麼啊?他只要一道命令,就能調動並、冀兩州十數萬大軍。你啊,想太多了。”
李儒也不贊同賈詡的說法,袁紹是何人啊,那可是四世三公,名滿天下,坐擁幽、並、青、冀四洲,帶甲百萬,實力強勁,怎麼可能怕黃巾軍呢。
張繡搖了搖頭,苦笑著,沒有說話。
其餘將領皆是疑惑,豎起耳朵聽著。
賈詡說道:“主公自起兵以來,屢敗曹軍,尤其潁川一戰,率領六百鐵騎,破了曹仁的八門金鎖陣,擊敗其部眾五萬!後又青石大捷,再敗曹仁;如今,更是領著萬餘黃巾橫穿兗州,毫髮無損,這樣的萬餘人,袁紹還敢小覷嗎?”
談論到這些功績,帳內的將領們都一臉傲然。
李儒說道:“可他麾下能人異士不少,如許攸、郭圖、田豐、沮授...他們不會建議袁紹派兵來攻?”
賈詡道:“恰恰是這些人,不會讓袁紹出兵!”
兩人的爭論,引起了洪南的興趣,他放下地圖,說道:“文和,把話說明白了。”
“是,主公。”
賈詡道:“經過兗州的事,他們知道,我們士兵雖少,但卻渾身帶刺,決計不好惹,曹操就是前車之鑑,此其一;其二,袁紹剛定四州,正是休生養息之時,他現在最大的敵人,是曹操,而非黃巾,他為何要跟我們過不去?;其三...敢問主公,如果袁紹不帶兵來攻,您會下令攻擊沿途駐守的袁軍嗎?”
“不會。”洪南順著他的話往下說,但其實他的心裡不是這樣想的,他的想法,沒有人能猜的透,即使是賈詡,也無法洞察。
賈詡說道:“那就是了,我們此來是去投靠黑山軍張燕,跟他沒有直接衝突,他為何要自找麻煩?”
如此一說,洪南似乎明白了,歸納成一句話,袁紹就是不想惹事生非,自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