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自戴承弼九月進入劇組後,這麼長一段時間以來,頭一次關注夏鬱。
戴承弼以往就愛鑽牛角尖——這一點夏鬱算是有一定了解的。
但這一次跟上一次在《畫地為牢》劇組,需要戴承弼快速做出抉擇不同。所以,她當時不得不打電話給程志清,選擇給老戴快刀斬亂麻。
可這一次,夏鬱覺得時間蠻充足,也許拍著拍著,被宋昂壓著壓著,他就想開了。
但沒想到,就換個衣服的功夫,他竟然就想通了。
就挺突然的,旋即調侃道:“戴大導演,終於想起我了?”
給老戴整的挺不好意思的。
畢竟是個大男人,矯情了幾個月,也真是夠娘們唧唧了。
眼見老戴紅著一張臉,耳朵都要滴血了,嘴巴嗡嗡又憋不出個屁——“我我我……什麼叫終於想起你了!?”
夏鬱也沒捨得為難他,哪裡捨得呢,她工作室,可就這麼一尊大佛(活寶)貢著(養著)!
直言不諱了,“想通了,就抓住這個機會,好好從宋導手裡偷個師——他確實有不少你看不慣的毛病,但也有很多優秀的地方值得咱們學習,這不是作為夏鬱跟你說的,是作為你老闆對你的叮囑!”
“等拍完這一部,咱們工作室第一部戲,就要進入籌備階段了!”
夏鬱一本正經的時候也是滿能唬人的,給戴承弼說得一愣一愣的,
最後就差站起來,給夏鬱敬禮,來個,“yes,madam——”了。
老戴從牛角尖裡鑽出來了,跟夏鬱也是很難得的,聊起了劇本。
對於《治癒》,戴承弼也是有著自己的一套理解方式的。
跟宋昂那種給眾人揉散了理解,重鑄理解的粗暴方式不同。
他更樂意在演員對角色理解下,深挖演員對於角色那種共鳴感。
如果硬要區別兩人,用畫畫來形容兩個人的不同教學方式——
大概是這樣的。
宋昂是你先畫一張,畫完了,這畫我不管你滿不滿意,你都先撕了,我跟你再深究一下,我把我要的核心推給你,你的角色跟我的電影融合,你再在這個基礎上,重新畫一幅!
戴承弼是,就一幅畫,我不怕你畫錯了,你大可以錯,但你得有你對於角色的特別的理解;
你先畫,畫完了,咱們再縫縫補補,但你,一定得是“你”,是這個角色,是這幅畫的靈魂;
這個角色不能被“電影”完全束縛了,你最好能夠透過這些錯處,感悟,昇華,找到角色核心!
這可能就是劇情片導演,跟文藝片導演最大的不同!
可能說的有點絕對了,但宋昂跟戴承弼最大不同確實是這樣的!
一個是角色成就電影、另一個是電影成就角色、成就故事的故事——
你不能說那個高了,那個低了,它哪個都有它的道理;
這也是為什麼,戴承弼從一開始對宋昂的欣賞到現下的不屑。
因為《囚生》哪一部電影,戴承弼看到了“角色”的昇華,也許整部電影,不夠精彩,但李旭這個角色,被演活了。而到了《大明錦衣衛》,精彩固然精彩,但味兒它就變了!
老戴現在固然在劇組裡,還低聲下氣,但夏鬱想,估計不用太久,他就憋不住了。
到時劇組,必然要有一場大戰——夏鬱不會說,她甚至不會提醒。
如果宋昂打算將這一部往“商業片”的方向導,她也會“煽風點火”,到時候,就看戴承弼和宋大導演哪個更能扛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