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唐宓丟出來的誘餌實在太誘人了,灑脫如蕭德音也無法拒絕。
“好,那我就來做東廬書院的客座教授!”
來平康坊一趟,唐宓成功拐到書法、劍術先生一枚,而且是能夠用來做招生招牌的名師!
接下來,唐宓又與李克己商量課程安排,以及書院的校規、校訓等內容。
李克己對於唐宓提到的校徽、校服十分感興趣,捋著鬍子,抬眼看著兩個學生:“這是誰的想法?很不錯啊。”
面對自家先生,唐宓沒有了面對偶像時的羞澀與熱切,她直起腰身,略帶驕傲的說道:“我阿孃的建議。”
“唐夫人?”李克己緩緩點頭,一雙睿智的眼睛裡滿是贊許,“她確實個奇女子。”
蕭德音也聽書過唐元貞的大名,附和道:“可不是嘛,亂世之中,一個孤女卻能支撐起偌大的門庭,還能將唐氏藏書如此完好的儲存下來,只這一項,她就是蘭陵唐氏的大功臣。”
更不用說唐元貞嫁人後,還兢兢業業的給亡父刷名望值。
蕭德音幼年時,可是見過唐複禮的。
怎麼說呢,唐複禮確實是一位知識淵博、德才兼備的大儒。
但蕭德音卻總覺得這位先生太過驕傲,甚至達到了目下無塵的地步。
若不是他出身世家,又身居高位,只這臭脾氣,就足以得罪全天下的人。
蕭德音也曾經讀過唐複禮的作品,曾總結:這位唐太府的文章秀美,措辭華麗,最擅長寫複古的賦。
當然,這是好聽的說法,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唐複禮的文章太過注重詞句的排列和押韻,內容稍顯空洞,不怎麼實用!
反觀《三字經》《千字文》等書,措辭簡單,喻事直白,非常實用,真心不像是唐複禮的文風。
其實不只是蕭德音,《三字經》等書出版後,也有不少熟悉唐複禮的人提出異議。
不過,唐複禮已經死了,死無對證啊。
而唐元貞夫婦又一口咬死了這是根據先父遺留的手劄彙總而成,別人就算再懷疑,也只能埋在心裡。
在這些人包括蕭德音)看來,這件事,極有可能是唐元貞藉著先父的名義出版自己的作品,一方面可以給先父繼續刷聲望值,另一方面,也有利於給自家夫君揚名。
因為同樣是一本書,如果打著唐太府的旗號出版,定能引來更多人的關注。
相反,如果以唐元貞或是王懷瑾的名號推出來,外人有多少肯買賬,那就不好說了。
一開始,唐元貞也確實藉著父親的名頭,讓自己和丈夫齊齊聞名天下。
但漸漸的,唐元貞夫婦出了名,成為士子們追捧、熱議的焦點,再提及唐太府的時候,反倒是幫他鞏固名聲了。
所以,蕭德音才會認為唐元貞厚道、孝順,父親都過世這麼多年了,她也藉著父親的名義在文人圈子裡站穩了腳跟,卻還不忘繼續給先父刷存在感!
“當年唐氏塢堡被付之一炬,很多人都斷言,六百年蘭陵唐將成為歷史,”
李克己頗為感慨的說道,“結果呢,唐夫人不但保住了唐氏基業,經過多年奮鬥,還將唐氏的諸多産業擴大了三倍不止。”
唐元貞又將自己的女兒過繼給唐氏,讓唐氏得以繼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