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定下來了,李壽又跟唐宓討論起唐元貞所說的校徽、校訓。
夫妻兩個彷彿得到了一件新奇的玩具,商量起來頭頭是道。
這一忙碌,竟忘了時間。
直到丫鬟們進來點燈,唐宓和李壽才驚醒:噫,天黑了啊。
咕嚕、咕嚕嚕~~
兩人肚子裡也傳出響動。
李壽和唐宓對視一眼,撲哧撲哧的笑出聲來。
“時間不早了,咱們還是早些用飯吧。”
唐宓想站起身,結果跪坐的時間太長了,腿都坐麻了,身子一個踉蹌,險些摔倒。
李壽眼疾手快,趕忙伸手扶住了唐宓。
結果他一動,發現自己的腿也麻嗖嗖的。
趕忙用力抻了抻,活動了活動雙腿,李壽這才扶著唐宓緩緩起身。
阿方領著幾個丫鬟搬來食案,端來飯菜。
李壽和唐宓相對而坐,淨了手、擦了臉,一人一份飯菜,安靜的吃起來。
用過晚飯,又將書院的事商量完,李壽這才換了個話題。
“京城外所有的水源都找了一個遍,能用的並不多,”
李壽捧著碗茶湯,語氣有些低落,“明年的形勢不容樂觀啊。”
旱災不可避免,蝗災也極有可能發生,李壽的心無比沉重。
唐宓忽的想起一事,起身進了寢室,不多會兒拿出一封信來。
“這是阿玖給我寫的信,最近一段時間她不是一直在東市照看鋪子嘛,”
唐宓將信遞給李壽,小聲說道:“她遇到了個南邊來的商人,聽那商人隨口提過一句,說是嶺南、以及更南邊的瓊州,氣候溫暖,很適合種植,那裡的糧食能達到一年三熟。”
“什麼?一年三熟?”李壽很是驚訝。
“嗯,阿玖聽那商人是這麼說的,”唐宓繼續說道,“十八郎,明年的天災避無可避,那麼咱們就要想各種辦法籌糧。嶺南雖遠,但到底是個希望——”
“貓兒,你說的沒錯,不管怎樣,咱們都要試一試!”
李壽一邊說著,一邊在心裡盤算,明日就派人去嶺南、瓊州。
益康堂裡,老祖宗也在跟心腹說話,“糧食收購得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