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親眼看到她們用這個烹製齋菜?”李壽將果子放回去,重新包好紙包,他決定了,等回京後,便將這東西交給老神仙驗一驗。
“沒錯,不過她們用的是碾碎的,這個是尚未加工的。”隨時恭敬的回道。
李壽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這件事不許告訴任何人。”李壽嚴肅的叮囑道。
隨侍趕忙應道,“是!”
另一廂,在丫鬟和柳佩玖的幫助下,唐宓快速的做好了四道素菜。
唐宓淨了手,看著丫鬟給每個人分裝好,這才離開了廚房。
“唔,貓兒的菜做得果然好。”
長安文雅的吃完了自己餐盤裡的飯菜,漱口、淨手,然後端著一盞茶,慢悠悠的說道。
“那是自然,咱們貓兒的手藝可是得了阿孃的真傳哩。”
王令齊也許久沒有吃唐宓做的飯了,乍一吃,忽然覺得好吃歸好吃,但還是比庵堂的齋飯差了那麼一丟丟。
當然啦,這種話他是不會說出來的。
趙七娘沒有吃齋飯,所以沒有對比,比王令齊夫婦更加真心的稱贊道:“阿孃的唐家菜好,貓兒的手藝更好!”
一行人用過晚飯,天色已經黑了下來。
此時回京不太可能。
趙七娘來的時候就計劃好了,無憂庵上完香,她便去驪山的別業。
在別業住一夜,然後第二天一大早就返回京城。
如此,傍晚的時候便能到家了。
所以,趙七娘提前派人去別業做了安排。
待一行人從無憂庵出來,趕到別業的時候,別業裡燈火明亮,熱水、宵夜什麼的都準備得妥妥的。
趙七娘等人趕了一天的路,都有些累了,簡單洗漱了一番,便各自睡去。
一夜無話。
第二天清晨,一行人用過早飯,便準備回京城了。
李壽沒走,因為這段時間他跟著母親在驪山練兵。
“放心,我已經派人把東西送去給老神仙了,他老人家見多識廣,應該認識那幹癟果子是何物。”
臨分別前,李壽悄聲跟唐宓說著。
“不知為何,我總有種不祥的預感。”
唐宓神色凝重,看了眼還在商量著去那兒吃吃玩玩的王令齊夫婦,壓低聲音對李壽道:“二兄他們,似乎對無憂庵的齋飯太痴迷了,這、不正常!”
李壽用力點了下頭,“這件事確實有蹊蹺。”
他沒有告訴唐宓的是,來無憂庵吃齋飯的不只是王令齊夫婦,京中還有不少貴人都來過這裡。
那時他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並沒有多想,只當無憂庵的齋飯做得確實很好。
現在看來,真相根本不是這樣。
雖然李壽還不知道那幹癟果子的功效,但王令齊兩口子如此愛吃齋飯,其中定然有那果子的原因!
無憂庵卻拿那果子給貴人們吃,這裡面若沒有貓膩,打死李壽都不信。
趙七娘一行人臨近傍晚的時候進了城。
回到家後,他們顧不得洗漱、更衣便去寸心堂給趙氏請安。
在寸心堂用過暮食,方各自回房休息。
素來活潑的柳佩玖卻難得的安靜下來,一整晚都沒有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