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王鼐眼睛一亮,“娘子果真是這麼想的?”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原本王鼐還以為趙氏會拒絕。趙氏雖有了年紀,可這年頭也不是沒有五十歲生子的婦人。
王鼐擔心趙氏捨不得王家的爵位和産業,拼命也要自己生個兒子咧。
願意過繼,那就最好了!
這樣他就能把大郎接回來,然後順理成章的把爵位傳給他。
想到這裡,王鼐興奮的直搓手,嘴裡唸叨著:“好、好,娘子能這般識大體,為夫真是太高興了。等過幾日,咱們尋個黃道吉日,便將大郎過繼過來。娘子,我給你說啊,大郎是個極好的孩子,你見了定會喜歡。還有啊,大郎膝下已經有了兒女,把他過繼到咱們名下,咱們便直接能做阿翁阿婆嘍。”
“大郎?郎君真是糊塗了,大郎是二弟的長子,咱們為人兄嫂,也當為他們夫婦考慮。”
趙氏笑得溫婉,眼底卻沒有一點兒溫度,淡淡的說:“就算過繼,也該過繼二房的次子、幼子,哪有過繼人家長子的道理?”
王鼐彷彿被人兜頭澆了一盆冷水,整個人都愣住了,“啥?不、不能過繼大郎?”
趙氏微微頷首,“當然不能。郎君與二弟兄弟情深,我與二弟妹也素來交好,斷不能因為子嗣的事兒讓他們傷心啊。”
王鼐總不能說二弟兩口子樂得把大郎過繼出去吧,他幹咳了幾聲,道:“那什麼,大郎是庶子,我想二弟和二弟妹應該不會拒絕。”
“庶子?生母出身如何?”
趙氏彷彿第一次聽說王懷恩的出身,認真的問道。
“呃,家裡的一個奴婢,生子後被阿孃打發掉了。”王鼐說著早就跟母親商量好的說辭。
“婢生子?嗯,出身低了些。”
趙氏搖了搖頭,一副瞧不上的模樣,“夫君,這樣的話就更不能過繼大郎了。咱們過繼孩子,一是為了血脈傳承,二則是為了承襲爵位。大郎雖是王家子,身份到底低了些。”
彼時婢生子的地位很低,王鼐身上有開國縣侯的爵位,讓一個婢生子承繼侯爵,確實有些高攀了。
“……”王鼐語塞,此刻他真的有些後悔給兒子安排的出身太低了。
唉,都怪李氏,真真是個不識大體的婦道人家!
趙氏似乎沒看到王鼎陰鬱的表情,按照自己的思路說:“還是二郎好。王家的正經子孫,年紀輕輕就入了仕途,學問好,娶的娘子更是名門。有這樣的兒子、兒媳,我也就沒什麼遺憾了。”
王鼐張了張嘴,想反駁,卻發現趙氏的話處處都佔著理。
如果撇開王懷恩是王鼐親生子的身份,單純以客觀的條件來衡量,王懷瑾確實比王懷恩出色許多。
正常挑選嗣子,都會選王懷瑾。
可問題是,王鼐的“過繼”原就不正常啊。
望著趙氏認真的神情,王鼐忍不住想:這個女人到底知不知情?她決意過繼二郎,到底是真心喜歡王懷瑾還是有意報複王家?!
王鼐不敢往下想了。
他沉默良久,終於吭哧吭哧的想到了一個理由:“弟妹素來疼愛二郎,想來不會同意。”
趙氏淺淺一笑,“二郎不行,那就三郎。其實相較於二郎,三郎才是最好的人選。六歲的孩子,更容易跟咱們養出感情。”
三郎?他們家哪來的三郎?
王鼐愣住了,剛要問“三郎是哪個”,一聽說六歲,才猛然想起二弟家的小兒子今年六歲。
可那小子不是排行老五嗎,怎麼成了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