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恆當時心動了,命任中正、陳彭年、王曾等人實地勘察。
結論是:“築堤七百里,役夫二十一萬七千,工至四十日,侵佔民田,頗為煩費。”
趙恆正忙著迎奉“天書”,一聽得數百萬緡就縮了回去。
李垂錯在工程量太大。
劉緯汲取李垂受挫教訓,僅在海州新鑿一段運河,作為黃河洩洪口。
但該來的終究會來。
明年1034年)澶州黃河段會有一次超大規模河決,淮河、濟水、運河、泗水難承其重,氾濫三百年,死傷無數,並滋生出水滸傳之類的人間詞話。
仁宗、神宗、哲宗前赴後繼,勞而無功,越治越亂。
後來的女真動用近千萬人次,也不改黃河東泛之勢。
……
集英殿燈火通明。
木製四海昇平圖獨據一殿之地。
劉緯執木棍指指點點:“這裡是橫隴埽,澶州河決多在此處,每每氾濫,必灌泗水、濟水、運河,再經海州、淮河出海。治標不治本,一般汛情尚可,但若百年一遇,京東、淮南、江北恐為泛區。”
“運河能承大河之暴?”劉娥在趙禎的攙扶下勉強站立。
“今旱,導流絕無問題,今歲漕運不到二百萬石,也無影響。度災民為廂軍,固然能解燃眉之急,卻要擔其一世之重,不如命其承役餬口。”劉緯道。
“誰說今歲漕運不到兩百萬石?”呂夷簡忍不住插嘴,“度災民為廂軍不過萬,疏浚千里黃河需徵多少役夫?”
“不過萬?東南五路多少丁口?任他們自生自滅?已死二三,還剩多少?左藏庫數億緡財貨是大風吹來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二十萬禁軍、四十萬役夫掘河道九尺,三月足矣!一勞永逸!”劉緯道。
“倘若明春無雨,京畿軍民以人相食?這是在拿太后、陛下安危孤注一擲!東南六路與江山社稷孰重孰輕?”呂夷簡目眥欲裂,暗暗下套,“前歲石普日食之語不足以讓楚國公警醒?”
人人色變。
劉緯仿若未聞,向丁謂深深一揖:“請侍中總督疏浚事。”
丁謂首肯即代表出外:“讓李溥起復,用的順手。”
劉緯又向劉娥、趙禎長揖不起:“臣請復相。”
劉娥含淚點頭。
趙禎道:“可!”
劉緯再揖:“臣請夏竦出知益州、孫飻安撫江南。”
喜歡天禧盛世請大家收藏:()天禧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