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守英道:“萊國公確實欠考慮。”
劉緯痛心疾首:“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這是第幾次了?謀廢楚王有他,謀立陳王有他,請立陛下有他,裡通安王有他,請陛下傳神器以太子的也是他,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平章事……不夠?還想封王?”
石普憋出一句:“沒什麼大不了的,丁謂善事,又與嘉瑞頗有淵源,平夏軍糧草一直是他在總理,井井有條,拜相不是壞事。”
劉緯心煩意亂:“陛下未讓寇準出外!”
“那又怎麼了?”石普大大咧咧的問,“他還敢造……不是吧?”
劉緯的沉默足以說明一切,許久之後,甕聲甕氣道:“夜長夢多!攻城!”
韓守英寒毛直豎:“城中至少有三十萬人。”
劉緯一意孤行,“城外一百五萬人,決不能讓拓跋德明苟延殘喘,也不會再有此等千載良機,還有兩天時間,能勸則勸……”
石普道:“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某夜觀天象,拓跋德明該有此劫!”
劉緯又是好氣又是好笑:“陛下命石公戴罪立功,而非既往不咎,你老人家就別拉我和韓都知下水了!”
大小百餘戰、善摧敵鋒賊首、兩平蜀盜、勇冠三軍的石普像是渾脫洩了氣。
俗話說得好,時勢造英雄。
趙光義的政治遺產偏負面,關於石普的評語比較正面:普性剛驁,與諸將少合。
這句話成為趙恆起用石普的關鍵,屬於神憎鬼厭的那種。
於是,精通兵書、陣法、陰陽、六甲、星曆、推步之術的石普成為平西軍主帥,時不時的來上一句:“某夜觀星象……”
聞者無不膽戰心驚……
李士衡親押猛火油自耀德城馳援,並帶來一個壞訊息,葫蘆河畔的鄧守恩染恙。
高臺、望樓、炮車、緒棚、巢車、木幔、小型拋石機的組裝已近尾聲。
這是劉緯重生以來最大的金手指,趁著能工巧匠雲集京畿,改革三司修造案、胄案等軍器作坊,促進軍器部件標準化、通用化,改一體為組裝,便於運輸、偽裝而又出其不意。
這也是拓跋德明甘心困守興州的原因之一,宋軍攻城器械看似緊缺。
李士衡的心情比劉緯等人還要緊張,極其忐忑的問:“可以一戰而下?”
劉緯點點頭,下了西征以來的最大決定:“請計相把耀德城剩下的猛火油給鄧守恩送過去,鄧守恩若有不虞,請計相穩定軍心,凡有戰事聽仁多阿狸做主。”
天禧五年,二月十三日,晨。
拓跋成遇再次出城請降。
李從吉戰戰兢兢的入城勸降。
午後,宋軍攻城,釀二十餘萬死傷。
喜歡天禧盛世請大家收藏:()天禧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