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官宅籍沒也是天子賜宅的重要來源之一……
於是,錢惟演徵得兄弟子侄同意,再三懇獻禮賢宅。
趙恆勉為其難的恩准,賜錢五萬緡,令錢惟演均給六房,並各賜宅一區。
……
錢易在京郊為劉緯踐行時,就此感慨:“宅地瘋漲,無益民生。”
劉緯已把裡子賺足,什麼話都敢往外扔:“死道友不死貧道,早晚會有這麼一遭,花錢買小教訓,日後不吃大虧。”
錢易聽出言外之意:“還會漲?”
劉緯的一番大言不慚之論,再次為宅地貿易推波助瀾:“聖君在朝,怎能不漲?
五十年翻十倍,不是不可能!
百姓越是安康,置產之心越強。
而今天下太平,藏錢以備子孫不時之需已不合時宜。
錢兄不妨想一想,僅開封府發解試這一項,是不是就能令天下父母趨之若鶩?
進士科哪一年不是被國子監、開封府舉人佔去八成以上名額?
再看看發解率。
國子監、開封府每四人至少解一人。
河北、河東、福建、江南、兩浙、川峽每五十人解一人。
陝西每八十人解一人。
廣南每百人解一人。
兩浙、江南、福建文風鼎盛軍州甚至每千人解一人。
試問,誰不想在京畿置產?
錢埋在地下有用嗎?
三年知府十萬銀……”
宅地應聲飆漲,房租不遑多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主家理直氣壯:“沒聽狀元郎說五十年翻十倍?不可能?怎麼不可能?狀元郎二十未滿、七十告老,不是剛好五十年嗎?”
中央銀行針對官員的放貸額度屢創新高。
不斷有中層官員自請外放。
王旦、向敏中請設京朝官僦舍錢,以安百官為政之心。
趙恆恨不得把劉緯追回來,送去廣南那每百人取一解、狀元郎也無處說理之地……
可他轉念一想,國家的財政危機似乎已經解決了,即將竣工的玉清昭應宮若依京畿豪宅飆漲幅度計算,竟像是撿來的。
……
隨州又名崇信軍。
置軍之初,是為給遭王全斌荼毒的益州百姓一個交待,也是為給遭黜落的王全斌一個名分,勉強算是杯酒釋兵權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