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天禧盛世 > 第九章 北地興風(四)

第九章 北地興風(四) (第2/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源境傳說 英雄聯盟之從零開始 西楚霸王:開局進宮假太監 亮劍:不裝了,是我在輔佐李雲龍 我用武功在三國練兵 景泰太子 大唐:開局乞丐,我掀翻了整個盛唐 水滸有天庭 興漢使命 帶著外掛闖三國 重燃1990 明土無疆 我在大唐當秀男 小二逍遙 星際致富日常 天禧盛世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黃巢以民為軍糧,加速了唐末五代的黑暗化。

吃人不再是禁忌,區別在於民、敵、生、死。

秦宗權殺民醃屍,車載以從,以為供給……

李克用所部乏食,脯屍肉而食之……

李罕之以俘剽之民為資,啖人作食……

呂兗呂端之祖)守滄州,設宰殺務,選男女羸弱者,飼以麴麫而烹之,以給軍食……

趙思綰困守長安,取婦女、幼稚為軍糧,日計數而給之,每犒軍,輒屠數百人,如羊豕法……

趙匡胤立國,軍以人食仍然不止。乾德元年討湖南,主將李處耘李繼隆、明德皇后之父)把大規模吃人作為一種軍事手段,釋所俘體肥者數十人,令左右分啖之……

反是被王曾視為“虜”的契丹,從未以人為軍糧。

誰是夷?

誰是夏?

所謂夷夏之防,只是個笑話。

契丹自稱北中國,勉強算是唐末五代時期中國的一塊遮羞布。

公元904年,朱溫弒唐昭宗李曄,公元907年稱帝,國號大梁。

拉開五代十國序幕,是人人都以正統自居的亂世。

耶律阿保機也在這一年燔柴告天,即皇帝位,號“天皇帝”。

但契丹此時尚無文字,禮儀之事也就無從說起,惟有奉行拿來主義,繼承唐朝衣缽,官制、禮制儘可能的保持著原汁原味。

反觀朱溫所建的大梁,歷經唐、晉、漢、周、宋五代蹂躪,“弒主”、“兒皇帝”等不倫事罄竹難書、慘不忍睹……

歐陽修是怎麼評價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五代之亂極矣,傳所謂“天地閉,賢人隱”之時歟!當此之時,臣弒其君,子弒其父,而縉紳之士,安其祿而立其朝,充然無復廉恥之色者皆是也。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至於兄弟、夫婦,人倫之際,無不大壞,而天理幾乎其滅矣。”

但歐陽修作為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還是沒能逃脫歷史的侷限性,把契丹這條漏網之魚忽略了。

這也是北宋士大夫的通病,一方面視契丹為虜,一方面畏契丹如虎。一方面自以為是,一方面無視其長。

其實,澶淵之盟以後,趙宋、契丹至始至終都是平起平坐的對等關係。

文字往來為“書”,有別於高麗、党項、女真、回紇這些蕃屬之類的詔敕往來。

使臣往來則升等,凡大起居以上行拜舞之禮、依本國之制,而趙宋和契丹大起居之禮並無太大區別。

因為契丹那一套完全是拿來主義,反倒是趙宋禮儀傳自梁、唐、晉、漢、周,早已面目全非。

誰都沒資格指手畫腳。

王安石、歐陽修、王珪、富弼、蘇頌、包拯、宋綬、沈括、蘇轍、蔡京這些當世人傑留下無數出使契丹的名篇,卻又從不言跪拜之禮。

數千裡奔波以後,往往又會熄滅收復幽薊的雄心,從而維持兩國和平長達一百二十年之久。

雖然他們不知兵,但曾任職於轉運司,深知後勤補給的不易。

宋使朝覲契丹皇帝之地,多在中京今內蒙古赤峰寧城)、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或是之間野地遊離,其次是南京今北京)。

而中京至南京九百里,至上京七百里。

倘若由雄州出兵,奔襲二百五十里,一戰而下南京,再中京,後上京,卻又不可能像契丹南下那樣以戰養戰,境外補給線最少也有兩千裡。

沈括曾就宋軍後勤做過詳細計算。

“凡師行,因糧於敵,最為急務。運糧不但多費,而勢難行遠。餘嘗計之,人負米六鬥,卒自攜五日干糧……三人餉一卒,極矣,若興師十萬。輜重三之一,止得駐戰之卒七萬人,已用三十萬人運糧,此外難復加矣。”

以趙光義兩次北伐來看,二百五十里是宋軍最大作戰半徑。

七萬戰卒,以三十萬民夫運糧,每戰必勝,且一戰而下,十六日進五百里。再進五百里,補給線加倍,需九十萬民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