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百官、軍民賞賜如故。
這樣一來,劉氏的大度和王旦、楊億的計較也就成了鮮明對比,高下立判。
趙恆細細一想,勉強同意,但又擢知制誥錢易為翰林學士,指望劉緯看懂暗示、謙虛一二再換人。
偏偏劉緯甘之若飴,二話不說,大搖大擺的住進學士院。
凡鎖院撰麻,必先聆聽天子口諭,體其深意、宗旨,再回學士院制詞,並由內侍監鎖院門,制書不成、人不能出。
若非另一位新任翰林學士陳彭年在一旁虎視眈眈,晁迥也想告病。
次日清晨,百官早朝。
包括向敏中在內,大半心思都在“鎖院撰麻”上,既想看劉緯出醜,又不想鬧得不可收拾。
可劉緯並沒有在左掖門外、西面北廊的學士院待著,而是好端端的等在崇政殿廊下,一副吃飽喝足的樣子,似乎美美睡了一夜。
向敏中心癢難耐,在廊下駐足:“劉學士不辱使命?”
劉緯言語中少了幾分敬畏,多出幾分親近,“回相公,昨夜亥時初就已呈交陛下過目,在內東門擠了一夜。”
向敏中頷首嘉許:“若論才思敏捷,本朝無人可出劉學士左右。”
劉緯再揖:“相公錯愛,下官受之有愧。相公金口親賜,下官能當真嗎?”
向敏中哭笑不得:“不能!”
凡制、敕、詔、書必須由中書行文用印,有“中書門下”等字樣才能刊行天下。
最終交由向敏中用印署名的不只是一封冊命制書,還有一詔、兩表。
其詔:中宮正位,取法坤儀。順天德以厚人倫,率陰禮而修內職……聿頒禮命,所請宜允。
其制:朕仰承嘉運,嗣守鴻基……德妃劉氏,毓粹高門,鍾英甲族,載挺閒和之質,茂昭婉嫕之風……可立為皇后,擇日備禮冊命。
《賀冊皇后表》:寖盛之禮,發於宮闈……臣生逢明時,切觀盛事,祝聖人之多子,輒慕堯封。思令德以式歌,豈慚周雅。
《立皇后、賀皇帝表》:臣聞三代之興,皆有內助。二南之化,實本人倫……受祿無疆,與民同樂。
另有兩詩獻。
“遙聞碧海有三山,雲鎖瓊樓日月間。花下玉顏常不老,也應春色勝人間。”
“金環半後禮,鉤弋比昭陽。春生百子帳,喜入萬年觴。”
楊億再病,這次是真病。
德妃劉氏撥出一口惡氣:當初你楊億、晁迥、錢惟演、李宗諤一起上陣,都不抵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如今還是這樣,哪來的底氣裝清高?
劉氏母儀天下,朝堂上的尖銳對立情緒就變得毫無必要。
趙恆有意息事寧人,也想讓劉緯出去避避風頭、沉澱沉澱,於是問:“卿可願出使契丹?”
劉緯汗顏:“臣願意,臣有一不情之請,能否等賢妃有孕,否則契丹國主恐會遷怒於臣。”
趙恆笑道:“幸得卿點醒盧守勳,賢妃已有身孕。”
大中祥符五年九月。
劉緯任賀契丹正旦使,內殿崇班、合門祗候李餘懿副之。
主客郎中、知制誥王曾為契丹國主生辰使,宮苑使、滎州刺史高繼勳副之。
一前一後,踏上萬裡征程。
喜歡天禧盛世請大家收藏:()天禧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